钻井取水
林通见他侄子把此事呼隆得这么大,心中冷笑。
一旦不成,亏本不说,恐怕就丢大了人。
林丰则忙着在地图上标注了许多点,然后让人按图在标注的点挖坑。
坑内扣上一只碗。
他原来听人说过,农民打井时,想知道地下有没有水源,就用这种土办法。
过上一晚后,只要倒扣的碗内有水珠,便知道此地大概率有水源。
虽然这个办法不是十分准确,但是也算很大地提高了概率。
下一步,林丰开始制作打井工具。
其实并不复杂,就是用钢铁铸造一个长长的螺旋钻头,水桶粗细,是那种钻头向下钻时,泥土随之被旋转带到地面的形状。
这个时代没有电力,只能用牛马来拉动钻头的旋转。
林通说的要打很深的井才出水。
但是要比现代的井浅得多,丈的深度,已经算是深井了。
钻出深井后,再用铸造好的铁管,探下去,上面使用农村常用的压井,往上提水。
这便是林丰的一系列取水作业图。
说得简单,也费了林丰两天的工夫,才画出满意的图纸。
其中的难题是如何密封铁管的结合部。
林丰首次使用磨具制出螺旋纹,然后经过打磨,将两根铁管衔接起来。
接口处用水胶掺了面筋,作为密封胶来用。
再一个就是压井的密封圈,这个玩意儿要求精度高,不能漏气。
林丰用炮制好的牛皮,代替现代的橡胶圈,效果也不错。
初始的工程用了近十天的时间,才成功制作出
钻井取水
万一不成,老子不会成了个笑话吧?
先在坑口外架起了一个三脚铁架,顶上挂了自制的铰链葫芦。
然后挂住巨大的螺旋钻杆,缓缓将其吊到半空中,对准坑口。
钻井的螺旋钻杆横向插入杠杆,被两头牛拉着,利用其自身重量,缓缓地旋转着钻进了泥土里。
地下的泥土随之被带出地面。
钻杆慢慢向下沉入。
林丰指挥着几个护卫,随时调整角度。
当钻入一定深度时,再用铰链葫芦将钻头提出来,带出余下的泥土后,再进行钻探。
林丰蹲在一旁,眼睛紧盯着井口,仔细观察着被带出的泥土。
如果稍微有些湿润,他的心就一阵激动。
白静站在他身侧,也明显能感受到林丰的紧张。
随即伸手轻轻地给他整理着衣服,不时用手轻轻捏一捏他的胳膊。
林丰扭头冲她微微一笑,示意不用担心。
如果真没成,也没啥大不了的。
难道老子就不能带你们出来玩个游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