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看书阁>超自然事件调查笔记 > 第二十六章 万(第1页)

第二十六章 万(第1页)

这一刻,屏幕之上的地球冒出了密密麻麻的数字。它们连成一片,完全看不清楚。王主管将其放大,陆铭才看清楚那些数字是多少。撞击点核心处的数字是1000。核心点周边,则是999、998、997等。它们密密麻麻的连成一片,将整个核心完全包裹,占据了足足数百个区块。很显然,相比起撞击点核心处,这些地方所受到的影响小了那么一丁点。但这不具备实际意义。本小章还未完,请后面精彩内容!一直到距离撞击点一百多公里之外的地方,陆铭才看到一个990以下的数字。900以下的数字,则在距离四百多公里的地方才找到。“此次模拟,评分最低的地方,在这里。”王主管拨动地球影像,在距离撞击点一万多公里之外的一处荒漠处,将一个区块调了出来。“评分34。”“放大。”“好。”那个区块被放大开来,展现出了相当真实的影像。于是陆铭便看到画面在剧烈的抖动,良久才平息下来。“震级为里氏62级。不算高。”这样等级的地震,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之下,如果出现在人烟稠密的城市之中,足以造成上万人伤亡。但如果对于某些特制建筑来说,则完全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但这一次地震,仅仅只是开始。不久,陆铭便看到了漫天而起的狂风。狂风裹挟着黄沙,遮天蔽日,什么都看不到。黄沙之后,暴雨出现。这干旱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地方,竟然也有了洪水。暴雨让黄沙减少了一些,天地之间略微恢复了一点清明。但狂风仍旧不停。同时,天空被尘埃所覆盖,温度直线降低,甚至降到了零下七八十摄氏度。狂风、低温之外,还伴随着连绵不绝的余震。这里已经完全无法支撑人类的生存。并不是说人如果在这样的地方,会被冻死、饿死、渴死之类,而是,只要人无防护的出现在这样的地方,单单是空气,就足以将人呛死。陆铭神色有些黯然。这样环境恶劣的地方,竟然还是在遭受小行星撞击之后,地球之上相对于人类来说,环境最好的地方。其余地方的环境有多么恶劣,可想而知。但,这次模拟,也验证了陆铭之前的那个猜想。在这受到波及最小的地方,在其地下建造一个具备足够抗震等级的基地,只要储备足够的物资,确实可以支撑人类在这里生存下去。人类现有的技术可以做到这一点。这毫无疑问。因为小行星撞击而释放到太空之中的烟尘和尘埃,会伴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消散。大气元素结构也会伴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优化。阳光终究会重新撒到这一片大地之上,温度会缓慢提升,寒冰会渐渐融化。这一切,可能仅仅只需要数年时间而已。只要在这地下基地之中撑过这几年时间,外部环境便足以支撑人类无防护生存。某些条件较好的地方,甚至可以进行种植。这样一来,人类文明将缓缓复苏。只要有科学的规划,重新繁衍足够的人口,重新占据这颗地球,恢复全盛时期的状态,并不是不可能。但,如何扛过这一段环境恶劣期是最大的难题。而,解决这个难题的关键,在于确定当撞击真的到来时,究竟地球上的哪一块区域,才是受到波及最小的地方,才具备让这个地下基地保存下来的最大概率。还未完,请后面精彩内容!一直到距离撞击点一百多公里之外的地方,陆铭才看到一个990以下的数字。900以下的数字,则在距离四百多公里的地方才找到。“此次模拟,评分最低的地方,在这里。”王主管拨动地球影像,在距离撞击点一万多公里之外的一处荒漠处,将一个区块调了出来。“评分34。”“放大。”“好。”那个区块被放大开来,展现出了相当真实的影像。于是陆铭便看到画面在剧烈的抖动,良久才平息下来。“震级为里氏62级。不算高。”这样等级的地震,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之下,如果出现在人烟稠密的城市之中,足以造成上万人伤亡。但如果对于某些特制建筑来说,则完全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但这一次地震,仅仅只是开始。不久,陆铭便看到了漫天而起的狂风。狂风裹挟着黄沙,遮天蔽日,什么都看不到。黄沙之后,暴雨出现。这干旱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地方,竟然也有了洪水。暴雨让黄沙减少了一些,天地之间略微恢复了一点清明。但狂风仍旧不停。同时,天空被尘埃所覆盖,温度直线降低,甚至降到了零下七八十摄氏度。狂风、低温之外,还伴随着连绵不绝的余震。这里已经完全无法支撑人类的生存。并不是说人如果在这样的地方,会被冻死、饿死、渴死之类,而是,只要人无防护的出现在这样的地方,单单是空气,就足以将人呛死。陆铭神色有些黯然。这样环境恶劣的地方,竟然还是在遭受小行星撞击之后,地球之上相对于人类来说,环境最好的地方。其余地方的环境有多么恶劣,可想而知。但,这次模拟,也验证了陆铭之前的那个猜想。在这受到波及最小的地方,在其地下建造一个具备足够抗震等级的基地,只要储备足够的物资,确实可以支撑人类在这里生存下去。人类现有的技术可以做到这一点。这毫无疑问。因为小行星撞击而释放到太空之中的烟尘和尘埃,会伴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消散。大气元素结构也会伴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优化。阳光终究会重新撒到这一片大地之上,温度会缓慢提升,寒冰会渐渐融化。这一切,可能仅仅只需要数年时间而已。只要在这地下基地之中撑过这几年时间,外部环境便足以支撑人类无防护生存。某些条件较好的地方,甚至可以进行种植。这样一来,人类文明将缓缓复苏。只要有科学的规划,重新繁衍足够的人口,重新占据这颗地球,恢复全盛时期的状态,并不是不可能。但,如何扛过这一段环境恶劣期是最大的难题。而,解决这个难题的关键,在于确定当撞击真的到来时,究竟地球上的哪一块区域,才是受到波及最小的地方,才具备让这个地下基地保存下来的最大概率。节后面还有哦,请,后面更精彩!在两千多万次模拟之中,平均得分高于60的地方,很显然意味着该区域存在一些诸如地质不稳定、气候不稳定、易受周边区域影响、容易被洪水淹没之类的硬伤隐患。这类地方,不管那颗小行星撞击在哪里,都不适合作为地下基地的建造场所。高达51亿个区块,在完成这一次排除之后,数量爆降,仅仅只剩下了不足2000万个,相对应的,便是大约20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虽然这个模拟较为粗糙,统计方法和筛选条件也较为粗糙,并未排除众多概率较低的可能性,但此刻仍旧可以认为,末日组织的老巢,被他们自称为方舟的那个地下基地,较大概率便在这2000万平方公里范围之内。但这面积仍旧太大了。它们零零散散的分散在整颗地球上,想要对这些地方展开完全搜索,不具备可行性。陆铭沉吟片刻,说道:“我认为,可以将海洋、湖泊、河道等地方排除。”做出这个排除的依据,仍旧是“末日组织既然需要人类的高级知识分子,那么他们自身的科技实力就算比人类强,也强的有限”。既然强出有限,那么,将基地造在海底、湖底之类的地方的可能性,就可以排除掉。张定山说道:“我同意。”何薇与吕卿良两人也各自表态同意。于是,又有高达七成的区块被排除。此刻还有600万个区块剩下,对应60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陆铭操作了一下,将这600万个区块在地球图像上标注了出来。于是,几人便看到,这600万个区块就像是沙子一样,零零碎碎的散落在地球之上。小的,仅有几个几十个区块连在一起。大的,最多也就三千来个区块连在一起。如此零零碎碎,总计分成了七万多处,遍布七大洲。从51亿平方公里的地球总面积,缩小到此刻的600万平方公里,目标总计缩小了85倍。可是……还是太大了,不具备完全搜索的可行性。求票票求订阅~~~~~(本章完)喜欢超自然事件调查笔记请大家收藏:()超自然事件调查笔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