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晶的枝丫在迷途的信仰中慢慢生长。
崇星之兽的身躯上,覆盖了一层薄片状的结晶,这些结晶里蕴含的是它曾经对群星的信仰。
在星途断裂的岁月中,失去了指引的信仰自心间抽离,直至化作凝固淤积的结晶,自它的皮肉下破出芯蕊。
于是在迷途中,它长出了第六个头颅。
一个无信的颅骨。
信仰无法在崇星之兽的体内存续,信仰溢出体外形成了包裹在躯体上的结晶,在无法存在信仰的躯壳中,自然只会诞生无信的头颅。
然而,对于崇星之兽而言,无信本身便是对群星最大的亵渎,它无法容忍自己丢弃对群星的信仰,它愤怒的撕毁了第六个头颅的脸面,当脊髓灵液在颅骨中流动,它妄图用伤痕证明自己的虔诚。
正如那些无魂的崇星者,当信仰变作结晶从体内流逝,他们选择将这些结晶留在自己的血肉中,以骨肉温养。
但这一切不过只是徒劳,星梯早已断裂,群星无法投来祂的注视,失去了指引的信徒只能在漫长的岁月中渐渐腐朽。
岁月依旧,时间不会为任何人驻足。
它生长出了第七个头颅。
崇星之兽本想让这第七个头颅与上一个头颅一样,撕毁它的脸面,让它溢出脊髓的灵液,以此证明自己的信仰。
然而,它们本是一体的存在,新生的头颅早已明白,无信的颅骨在诞生之时便会遭到绞杀,于是它在诞生的那一刻便开始了反抗。
第七个头颅在诞生之初便开始争夺躯体的控制权,在争夺的过程中,崇星之兽失去了一条前肢,一个头颅被无信颅骨咬伤。
这一次,它们也成功了,但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下一次又该怎么办?
第八个无信的颅骨迟早会生长出来,往后的岁月里,将会不断的生长出无信颅骨,而它们只有五个。
于是,崇星之兽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它要舍弃自己的肢体,让自己的身躯在群星的宫殿中扎根,以此守候祂的长眠。
崇星之兽的肢体被一条条撕咬扯断,为了让后来的无信颅骨无法再与它们争夺身体的控制权,它们主动放弃了肢躯,只留下了一个扭曲的躯干。
当第八个无信的头颅如期而至。
它无奈的面对五个头颅的绞杀,第八个无信颅骨很快从争斗中败下阵来,无法争夺躯体的情况下,它仅仅只是一个无力的颅骨。
第一次尝试似乎证明崇星之兽的选择是正确的,它们能够通过这种方式一直来确保自己的信仰不绝,无信的头颅不再有生存的权利,最初的五个头颅将会维系崇星的信仰。
然而,它们本是从同一个躯壳中生长而来的意识。
那些失去脸面的头颅常常会在崇星之兽的意识中诉说着亵渎之语,它们在意识的海洋中咒怨自己,它们在迷途中亵渎着自己的信仰。
每当长夜降临,它总会深陷自我污染的痛苦中。
而群星会在它无法宁静的深夜中带去安抚的哼唱。
‘不要哭泣,崇星的巨兽,群星为你哼唱古老的歌谣。’
‘不要悲伤,崇星的巨兽,星夜为你照亮启星的桥梁。’
崇星的巨兽在长夜中静静守候,它将无法留在身上的信仰,为群星构筑了结晶的宫殿。
日子在一天天过去,祂从流星的结晶缓缓苏醒,而崇星的巨兽则在漫长的岁月中渐渐老去。
它生长了十三个头颅,而完好的头颅只剩下两个。
最初的它已然在岁月中消弭,而现在崇星之兽的意识也早已在混沌中迷失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