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行,将能造福所有人。”“皇兄,你知道届时需要多少吗?”“不仅大奉,大商等国都需要!”宁阙也是越说越激动。人作为万物之长,很擅长发展。同时也是征服自然的过程。就拿羊毛来说,用处极大。因为刚起步,上下游的产业还未建立起来。可即便如此,也能有效帮助百姓渡过寒冬。这年头老百姓都穷。被子冬衣都能作为传家宝。他在泾阳走访时,看过很多人家。虽然盘了火炕,可很多人还是不舍得烧柴。至于他们的被衾也很单薄,充其量往里面塞些芦苇柳絮,就是羊毛都少。等羌羊大规模养殖,每年都能得到羊毛。经过简单处理后,便可塞进被衾里面,保暖效果能得到显著提升。后续再逐步发展,做出羊毛衫来。宁阙指向北方,低声道:“关键是,以后能利用羊毛制衡草原胡戎。我们可以向草原输入茶叶丝绸陶器,或是各种奢侈品,然后得到大量的羊毛、肉干,兽皮等物。皇兄也可想想,草原胡戎最大的威胁是什么?”“战马!”“对。”宁阙笑着点头,“要想实控草原,就得让胡戎大规模养羊。人都是懂得趋利避害的,在大奉管理下,他们靠着养羊就能过得衣食无忧,自会削减战马数量。大奉也能借此得利,让百姓吃上便宜的羊肉,盖上羊毛被。”“有道理。”奉帝若有所思地点头。目前来说是肯定还做不到的。但只要有时间,就一定可以。这才是真正的牧民于草原。让边疆迎来长久的和平!“这其实就是商战。”宁阙喝了口热茶,继续解释道:“打仗不是只能依靠甲兵,用人命去填。还可通过商术,彻底控制敌国,这就是所谓的贸易战。通过商术摧毁敌人,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有意思。”奉帝若有所思。抬手示意宁阙继续说下去。宁阙小时候就有各种奇思妙想。去了昆仑山后,则更为成熟。会考虑到很多事。甚至已经能够出谋划策。为大奉的未来做出规划。即便短时间内达不到也没关系。只要肯努力,就一定能实现!像大奉的宏愿就是统一神州。从高祖建立大奉起,历代奉帝都是以此为目标。就算至今已过去数百年,可却从未改变过。“越是远的地方,就越要注意。”宁阙给出了自己的想法,“皇兄也知道,偏远地区的控制力度往往比较弱,和京师根本无法比,很多时候需要仰仗当地郡守。政令下达也要时间,来回传递更为费时。这时候其实就能通过商术,令他们离不开大奉,不知不觉中被大奉彻底掌控。”这事各大王朝都没好的办法解决。俗话说皇权不下乡就是这道理。想要实控边郡,只能依靠军队。可后续灭了高句丽后呢?届时肯定会置郡县。那问题就来了,如何治理?从上至下全都安排奉人?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光一个语言不通就很难搞。郡县长吏可以由奉人担任,至于基层的乡村官吏,还是得由高句丽人负责。短时间内,大奉还是得驻扎军队。继续往后的话,则能通过贸易控制。当然,这也不是说肯定没事。宁阙只是提供一个构想而已。归根究底还是要看科技力量。大奉要是有铁甲战舰,天上还有战斗机,手里还能有远距离通讯的电报机,那就算是高句丽,同样可以做到实控。现在自然是想想就好。总的来说,还是需要发展。两人聊了很多。等夕阳落下,太后才打完麻将。因为赢了不少金叶子,那是相当开心。最后又往里面添了些,给沈青禾当做压岁钱,闹得皇后贵妃都很眼红。没办法,现在沈青禾就是团宠。作为王府主母,备受关注。每日各种宴会都不断。各大世家主母都送来请帖。妇人之间互相也都会有来往。在长安城这其实很常见。有的两家互不来往,有些矛盾。最后靠着家中主母,反倒缓解了关系。当然也有闹得更厉害,老死不相往来的。有些事家主不方便出面,就会让家中主母趁着宴会解决。宴请沈青禾就是这道理,主要也是想和宁王府搞好关系。用过晚膳后,太后还舍不得沈青禾走。也不知说了什么悄悄话,惹得沈青禾顿时羞红了脸。“皇婶,我们先回去了。”“嗯。”太后点了点头,“这几日休沐,你可要常带青禾来宫中。我这老太婆也没多少时日,能看到儿孙满堂那日就知足了。”“皇婶可还要长命百岁呢。”“呵……”太后只是笑了笑。她这可是实话。当初生奉帝时伤了底子,所以就只有奉帝一个孩子。随着年龄增大,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这些年来就没断过药,却无法痊愈。“行了,去吧。”宁阙笑着抬手。牵着沈青禾的手就走了。看到两人如此恩爱,太后这才满意点头。又看向面带寒霜,毫无笑容的奉帝,不由也是叹息。奉帝光皇后贵妃就有十来人,个个皆有其特色。可偏偏奉帝鲜少去后宫,每天都忙着处理朝政。奉帝终究是后来被立为太子的,可以说全靠老宁王鼎力相助。他上位后就兢兢业业,始终憋着口气,就是为了证明他自己的能力。“母后,朕先行告退。”奉帝抬手作揖,低声道:“朕还有些事要处置。”“还有何事?”“今天可是正旦!”“你现在比先帝还勤政。”“你可知国赖长君?”太后皱着眉头,谆谆教诲道:“皇帝无后,很可能会导致宗室倾轧,更是国力衰微的凶兆。你可知长安城内都有传言,说你不能人道?”“谁说的?”“你需要子嗣。”奉帝只得无奈点头。毕竟这事倒也没错。他登基数年,至今没有子嗣。别说皇子,连个公主都没。民间各种传言都有。他也没法堵住悠悠众人之口。天家无小事啊……“那朕今天去椒房殿。”奉帝无奈开口,也算是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