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看书阁>偷听我心声满门炮灰杀疯侯府夏晚晚谢子暮 > 第474章,作诗切磋(第1页)

第474章,作诗切磋(第1页)

  此言一出。  在场人的脸色顿时好看了不少,他们的皇后多好呀,还给你们台阶下呢。  反观东临人,一个个面色憋屈,又不知该讲什么。  说他们听见了么?  听见了不进殿门便是无礼。  说他们有礼么?  有礼方才听见了传话怎么不进来?  可恶,简直无法反驳!  夏晚晚在娘亲怀里拍手叫好,却被娘亲快速地抓住了小手。  【皇后娘娘威武哇,看他们那高傲的嘴脸憋屈得说不出话,我就开心嘻嘻。】  “是这样的,大夏陛下确实该好好管教一下礼部的人,一次两次不打紧,若是以后还如此,真不知大夏朝在天下人面前该如何自处!”  东临国主微微抬头,慢悠悠地说出这番话来。  尼玛,这睁眼说瞎话的本事,可真是厉害啊。  脸不红心不跳的,夏晚晚都要被这个国主的厚脸皮给折服了。  她抬头问娘亲,“娘亲,东临在极寒之地吗?”  “东临国在天下的东边,算不得极寒之地。”刘婉回道。  夏晚晚忽然拔高了声音,  “我听说只有生活在极寒之地的人听力才不好,怎么他们听力也不好啊?”  “人家喊那么大声都听不见,我还以为东临极寒又贫瘠呢。”  “一个听不见也就算了,那么多人都听不见,看来东临的水土比极寒之地还要恶劣啊,难怪他们都聋了!”  这番话,无比清晰地传到了在场每个人的耳朵里。  朝臣们吓得眼皮子直跳!  这?这是能说的么?  反观皇家人,个个面色都舒展了很多,紧抿着唇带着笑意。  东临人听得此话,当即有人坐不住了,尤其是那个十岁的琉璃公主。  她跳了出来,指着夏晚晚道,“你怎么说话的,我们东临水土丰盛,百姓们都好得很,才没有聋呢!”  “哦,原来听得见啊,我还以为你们聋了才没听见内侍宣进殿呢。”  夏晚晚挠了挠小脑袋,不紧不慢地回她。  忽然,她像是想到了什么,从娘亲的怀里跳了起来,大声喊道,“原来是你们装作没听见啊!咦~真没礼数,丢人,真丢人!”  说着说着,她摊开了小手,捂住了眼睛。  没眼看。  没眼看啊!  东临人脸都气绿了。  尤其是那个琉璃公主,她羞愤得耳朵根子都红了,推了推身旁的父皇,憋屈道,“父皇,你看她······”  东临国主表情的表情还是很沉稳的,只是看了夏晚晚一眼,转而看向她的父母。  心中涌起一股复杂之色。  那个长得几分像他妹妹的男人,便是九王爷夏司珩了。  身旁这对母女,定是九王妃带着前夫的血脉进了夏司珩的门了。  这个小孩,果然是见不得世面的低贱血脉。  东临国主没有将小孩放在心里,但她方才说的着实让他们东临难堪了。  他笑道,“方才朕只是在思考该如何献上我东临的至宝罢了,没必要上升到如此境地。”  皇上眉宇松了许多,颇为得意地看了眼夏晚晚,又咳了两声,不计前嫌道,“无妨,赐座!”  当即就有内侍领着东临人去落座了。  当琉璃公主看见那个眼熟的内侍带她落座时,她的脸色一下子便委屈了起来。  好啊,这个传话的内侍,根本没被打!  害她正义出头,被皇后给怼了。23sk。om  “琉璃公主,这是怎么了?”静贵妃发现她的情绪不对,假意关心问道。  琉璃公主白了她一眼,“关你什么事!”  这个贵妃一直是她母后的死对头,眼看着静贵妃怀里抱着的小皇子,她更不开心了。  母后说过,如果静贵妃生下皇子的话,那她们母女俩的地位都岌岌可危。  她就再也不是父皇最疼爱的小公主了。  有了母后多年的铺垫,她自然是讨厌静贵妃的。  静贵妃微微笑着,也不恼,时不时逗弄一下襁褓里的小皇子,心中已有计策。  国主这次前来,带来了麒麟角,想在大夏朝召唤出麒麟认神明后人为主,赋予灵力。  她将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告诉国主,她怀中的便是神胎。  只要麒麟认了她的儿子为主,那这个什么琉璃公主和国主夫人,都成了笑话,迟早被她给架空。  她不急于这一时。  静贵妃笑着开始走流程,说道,  “听闻琉璃公主两年前作诗名动东临,整个东临的世家贵女都被琉璃公主给比了下去,也不知这偌大的大夏朝,有没有能和琉璃公主一比的才女。”  此话一出,众位大臣纷纷面面相觑,看向了自家的女眷。  “不知我大夏的女儿,有没有能与琉璃公主切磋一番的?”太后在此时开口,给几个大臣使了眼色。  之前太后所指定的几位颇有才华的小贵女,看样子也都到了。  兵部尚书钱知兵站了出来,抱拳道,“回太后娘娘,臣家中有一女,年方十二,曾在上次百花诗会上夺得魁首,臣斗胆请命让小女一试!”  十二岁的女孩亭亭玉立,文静雅致,钱诗月站了出来,从容行礼,一举一动散发着书卷气!  场内众人立即小声议论了起来。  “这就是钱尚书家的那位千金啊,不得了,才十二岁就夺得诗会魁首了!”  “是啊,我听说百花诗会举行了三日,第二名第三名都是书院的夫子呢,没想到第一名竟是钱尚书家的女儿,而且才十二岁!太厉害了。”  众人无不被眼前的少女震惊,饶是饱读诗书的刘婉,也自叹不如,  “我十三岁时也参加过百花诗会,不过,那时只拿了第三,比起状元郎和太傅们,我自行惭愧,没想到这姑娘年纪轻轻便能拿第一,英雄出少年啊!”  夏晚晚听见娘亲这样说,才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看向了钱诗月。  果真一副饱读诗书的模样。  “不知琉璃公主想要怎么比?”钱诗月朝琉璃公主行了个礼,仪态端庄。  琉璃走到她面前,手背在身后,满脸不屑道,“简单,本公主出一句诗,你若能对得比本公主好,那便算你赢!”  钱诗月应了下来,“请公主提诗!”  琉璃拿起毛笔,笨拙地写下了一句诗,宣纸举起来的时候,朝臣们纷纷觉得字不太好看,但他们看到那句诗时,眼中满是惊讶之色。  宣纸上写的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