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看书阁>殿下求放过苏念念全文 > 第52章 押宝(第1页)

第52章 押宝(第1页)

豫王府。有周延客这样的大高手指点,李阳城炼筋进展神速,让周延客大为震惊。一般人炼筋大圆满怎么也要年儿半载,李阳城只用一个月就几乎大圆满。要知道李阳城不是三岁孩童,不是筋骨柔软,可塑性强。他从二十五岁开始炼的,骨骼成型,筋膜固定,再想拉伸,比登天还困难。而且拉伸的时候,还要吃很大的苦头。李阳城不惧苦难,自己给自己过不去,哪里是短板就修炼哪里。什么体前屈,金刚铁板桥,大劈叉等高难度动作,他都是一两次就完成。筋膜拉长以后,身体弹性极佳,许多动作做起来,不仅看起来美观,而且爆发力还强,能给对手以致命伤害。周延客反观自己修炼筋膜之时,吃了很大的苦,用时一年之久,才达到李阳城现在的水准。不得不说,李阳城天生就是修炼的命,只是他修炼年龄太晚,如果十岁以前就接受正规修炼,不用说,这个世间将再一个大宗师级别的高手。虽然如此,李阳城的进步也令人惊讶,将来的成就只在周延客之上,不在他之下。这让周延客很是自愧不如。有空的时候,周延客陪着李阳城走几套拳脚,提高李阳城的实战能力,好在将来遇到危险的时候,有足够的实力自保。也只是自保而已,现在的李阳城还称不上高手,比普通人强,比真正的修炼者要弱。不上不下的,位置很尴尬。太子府。太子李全城坐卧不宁,背着双手,眉头紧蹙,在空地上来回走动。走了一会儿,他停下来,问身边的人:“给魏王下药失败了?”周边的人回道:“是的,太子,他很警觉。关在牢里身边还带有银针。”“在下送过去的食物,他在吃之前,先用银针测试了下,发现变黑,他就大叫有刺客,在下只能仓皇逃出来。再晚一步,就被人发现了。”太子李全城有些遗憾,这个魏王心眼倒是挺多。一次杀不死他,已经引起他的警觉,再下手就困难多了。最近不要轻举妄动,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将来遇到机会,再向他动手。一定想办法,让他在牢里出不来。于是,太子派人四处积极活动,想让魏王在牢里折戟。他的这些行动,被皇上的暗卫注意到了,就把情况报给皇上。皇上气得不行,但之前下毒的事皇上不知道,还以为他没有付诸行动,暂时还没有爆发出来。国舅郑长远不知道从哪里的小道消息,听说皇上将魏王设成鱼饵,准备钓他们这些王爷的鱼,他大吃一惊,赶忙赶到太子府,把情况告诉了太子。太子听说以后也是大为震惊,姜还是老的辣啊!自己差点中招!然后,他就偃旗息鼓,什么事情也不干,避嫌魏王。辽王府。三皇子李半城也在为魏王的事奔走着,他也想让魏王出不来,最好死在里面,让他失去一个强大的对手。不过,他不像太子那样是行动派,没有立刻派人进牢里给魏王下毒。他在犹豫,在徘徊,从其他地方敲边鼓,想借助朝臣之手,把魏王的事办成铁案。魏王入狱的事,全部大臣都知道,皇帝不审不问,只是关起来,已经给魏王留下了足够的活动空间,所以大家都很聪明,不插手这件事。所以,辽王活动了很久,没有收到满意的效果。魏王排行老二,辽王排行老三,如果把魏王整倒,永远爬不起来,太子再出事,他就是最大的皇子,继承皇位顺理成章。所以,他比其他皇子都热心于给魏王使绊子,好让他永远出不来。只不过,他身边没有聪明人给他出主意,他自己除了怼人以外,能力平平,所以他一直没有成功。皇上把魏王设成鱼饵,准备钓鱼执法,太子最先得到消息,但他没有跟任何人分享,哪怕辽王这个一母同胞的兄弟,他也没有告诉他。所以,辽王还蒙在鼓里,四处活动,被暗卫调查到,把情况告诉了皇帝。皇帝听说三皇子也加入进来,更生气,但为了看到更多的情况,他没有向辽王动手。蜀王府。刚开始的时候,五皇子李倾城也想让魏王沉沙监狱,为此他积极活动,效果也是平平,没能达成心愿。随后,他知道魏王是鱼饵,吓得他一身冷汗,赶忙收手,再也不敢冒头了。同时,他心里也存着一丝侥幸,想看看其他皇子是不是还在上窜下跳,为魏王的事绞尽脑汁。他躲在暗中,看其他几位皇子的笑话,也看魏王的笑话。吴王府。十皇子李殿城一肚子心事,却不向任何人讲。有人在他面前提到魏王,他都是沉痛地称自己失去一个好兄长。真没想到,他竟然会干出如此丧心病狂的事,竟然连杀五人,给豫王下药,还给太子泼脏水。兄弟之间,不应该和和气气的吗?为何闹到不死不休的地步?为此,他还派人到狱中看望魏王,安慰魏王,鼓励魏王,把面子活做得十足,好像他真的为魏王的事在四奔走,要营救他一般。暗中,他却打听关于魏王的一切动向,听说有人给魏王下药,他又坐不住了,暗笑对方手段拙劣,迫不及待地跳出来,事情不仅没有成功,还落得一身骚。如果是他出手,必定让魏王一次就完蛋。不过,当他听说豫王进宫,向皇上求情,给魏王一条生路时,他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个风向标,代表着魏王出狱的曙光。他立刻收手,采取观望态度。到后来,他听说魏王是鱼饵,也是十分震惊,暗自庆幸自己收手早,没有被皇上抓到把柄。围绕着魏王入狱之事,虽然几位皇子都收手了,但暗波涌动,树欲静,而风不止。后宫之中,各个妃子之间,也围绕着魏王之事大肆宣扬,看周贵妃的笑话。大部分朝臣都很精明,对魏王之事不过问,假装不知道有这件事。只有少部分别有用心的人,给几位皇子通风报信,想推波助澜,让魏王彻底趴下。这一切发生的事情,皇上通过暗卫都知道了,让他有种深深的无力感。一个人为了魏王坐卧不稳还情有可愿,那么多人都在活动,这就代表着一个趋势。大家都开始漠视他这位皇上,为将来的前途站队,开始为了新皇而押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