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看书阁>大明公侯 > 第14章 第十四章(第1页)

第14章 第十四章(第1页)

三角眼也是无可奈何,别说李武的武功如何,单凭他百户的身份,就足以压得他抬不起头。老军户双手捧着李武的腰牌,毕恭毕敬地呈递过去,待李武接过之后,他便极其谨慎地退出门外。一离开院子,那副谦卑的表情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他走到一个年轻人身旁,抬手就给他脑袋上拍了一下。“,你是怎么打探消息的?不是说这家人好欺吗?”年轻人愁眉苦脸地回应:“我也搞不清楚啊,我在村里问的,都说是一对兄妹相依为命、孤立无援的,谁知道还会蹦出个百户出来。”“行了。”三角眼打断了二人的对话,接着说道,“这件事谁都不准传出去,不管是欺压别人还是被别人欺压,传出去都不好听。等以后有机会,我自己去跟我姐夫提提这事。”三角眼咬牙切齿地说:“如果有机会的话,总得把场子找回来。”……石家屋里。李武大大咧咧地坐在椅子上,目光在老三和石暖之间来回游移,表情显得颇为怪异,却始终没有开口。往常,老三和石暖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此刻却都低垂着头,一句话也不敢说。不过石暖趁着李武不注意,偷偷踢了老三一脚。老三抬起头不满地埋怨李武:“哥,你瞎看什么呢。”李武翻了个白眼,心里嘀咕着。奶奶的,这老三真是个心软的人,这才一会儿就被女人牵着鼻子走了。越想越觉得自己也应该考虑一下终身大事了。上辈子没娶妻,这辈子总得试试,不然连娶媳妇的感觉都不知道,说出来多丢人。正在胡思乱想之际,石冷一本正经地向李武道谢。李武回过神来,饶有兴致地看着石冷,又看了看石暖,仔细思考起来。其实石冷虽然表面看起来冷冰冰的,但很有责任感,干活也卖力,是个不错的帮手。再看看石暖和老三之间的气氛,两人虽然没挑明,但估计心里都明白对方的心意。这种情况,他得替老三好好谋划一下。李武沉思片刻,对石冷说道:“这次的事你也看见了,我为了帮你得罪了百户,你就这么简单地谢我两句?”石冷愣住了。老三和石暖也满脸疑惑地望向李武。说起来大家都认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李武会这样,简直是在趁机要挟。老三,追读故事。有人问我在这里求票是不是太不要脸了。我说,相信我,之后的更新一定会很稳定,而且剧情会迅速发展到精彩部分。或许还会有小小的?最后,感谢大家的理解,祝大家开工大吉。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谁又愿意签下这种卖身契呢?李武心里清楚这一点,但他还是这么问石冷。他并不是心怀滥善之心,在这个时代有卖身契这种东西存在,既然他想利用石冷,自然得掌握他的卖身契。这无需多想。李武了解自己的优势,他有信心,只要自己能活到朱棣登基,就能捞个爵位,到时候帮助一个人并不难。所以此刻,李武饶有兴致地看着石冷,想知道他会如何抉择。李武心中默默祈祷着,暗自感叹:勇敢的石冷啊,你可知道此刻你已置身人生的关键节点?石冷眉头紧锁,许久才缓缓吐出一口长气。李武振作精神,注视着石冷。只见石冷略带自嘲地笑了笑,随后轻声诉说起心底的话。“老实说,从小听多了村里那些闲言碎语,内心难免充满不甘。或许你不明白,我拼命想要出人头地,并非贪图什么美食锦衣,只是心底憋着一口气,想让这村子里的人都看看,石冷可以独自撑起一切,带着我妹妹,无需依赖任何人,过得比他们所有人都好,站得比他们所有人都高。”难以理解吗?李武心中似被般痛楚。怎么会不理解呢?他过去也曾身处类似的境地,周围尽是冷嘲热讽,尤其当他全身心投入创业时,更是疏于社交与情感交流。不随波逐流的结果,便是遭到误解与轻视。他也曾发誓,一定要有所成就,用实际行动重新定义自己的价值。孤狼独行,正是为了磨炼自身。想到这里,李武再次望向石冷,目光中多了一丝赞赏,随后继续聆听石冷的话语。“其实,我也知道你很有能力,也知道你说这话对我而言意味着机会。如果只有我一人,哪怕倾尽所有追随你我都愿意,毕竟能出人头地总好过在这村里庸碌一生。可我还有个妹妹啊。”“是在为她担忧?”李武抬起头,望向窗外,低声说道:“石暖那丫头跟我们家老三的关系,难道你觉得当哥哥的我看不出来?”说完,李武直视石冷。石冷难得有些羞涩,但很快恢复镇定道:“看得出来就更不能降低身份,沦为仆从。她既然有这样的想法,不论结果如何,我家是否同意,我这个做哥哥的绝不会拖累她。”“真是个好哥哥。”李武叹了口气,随即又说道:“不过你的顾虑错了。我们家虽不算显赫,但也不至于挑剔门的想法,只要想说,就停不下来。而王娟始终静静聆听,偶尔附和几句,随后继续耐心地听李武长篇大论。就这样,两人聊了一个多时辰。李武抬头望了望天,觉得时候差不多了,突然间便住了口,有点尴尬地笑了笑:“光顾着自己说话了,没考虑你喜不喜欢听。我也无奈,身边都是这些事,或许你感兴趣的,我倒没接触过。”“没关系,虽然不算特别喜欢听,但还算有趣。”嗯?李武略感意外,不过想到自己的表现,在王娟心中的印象至少不会加分,也就不再多想。他起身告辞,王娟带着笑意,也没挽留。可李武刚走几步,背后又传来王娟的声音。“李家哥哥。”李武回过头,看见站起的王娟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嘴角挂着淡淡的笑意,犹豫片刻后开口说道:“我觉得李家哥哥平时不该是这样的。”李武脑袋轰的一声,下一秒看着王娟闪亮的眼睛,顿时明白了。这丫头,怕是挺机灵的。随即,李武再也不敢久留,一边挥手一边说道:“怎么可能,要是我平时不是这样,还能是那种样子?我李武一向表里如一。”王娟看着李武狼狈逃开的模样,终于忍不住笑出了声。不一会儿。王娟的母亲李氏走近,轻轻握着她的手,含笑问:“感觉如何?”王娟思索片刻答道:“确实如母亲所言,是个懂分寸的,而且似乎还蛮有见识,只是……”说到这里,王娟停住了。她本想说李武看起来对婚事并不热衷,但转念一想,还是没说出口。既然无意结亲,还来登门,难免让人有些不悦。或许还会伤及两家交情。想到这里,王娟也恍然大悟,李武这般行事,恐怕也是难以推辞,才使出这招。李氏没注意到王娟隐去的后半句,得意地说:“我的眼力不错,他们吃饭时我就看出来了,再随意的人,再的行为,真正知礼的人骨子里还是会守规矩的。你看,我没错吧,让你多接触接触。”说着说着,李氏反应过来:“哎呀,把你妈我都绕晕了,我是问你对他有什么感觉?要是合适,我就让爹给谭叔传个话。”王娟低头沉思一阵,抬起头时脸上又浮现出笑意:“再看看吧,不急。”她边说着,边眺望李武离去的身影,心中盘算着,即便真要结为姻亲,那也得让他自己愿意登门才行,毕竟谁不是有点骄傲的脾气呢。……李武和谭渊离开王真家后,同行了一段,分道扬镳时才互相告别,各自回家。路上,李武再次想起了王娟。并非特别难忘,只是忽然觉得她确实很有教养。这么想着,李武又忍不住数落谭渊,再优秀的姑娘,经他一说都能变得平庸,随后又回想起上次和顾明他们逛半掩门的事,不禁摇头叹气。这些当兵的,办事总让人不放心。就在那时,清水胡同口,一顶雅致的小轿静静藏于暗影之中,四个轿夫肃立在一旁,一个小丫鬟站在胡同口探头张望远方。看见李武走近,小丫鬟急忙跑回去。“郡主,郡主,来了来了,他来了!”轿中的朱玉英紧张地握紧指尖,心中不断鼓励自己,朱玉英啊朱玉英,连狼都不怕了,还有什么好怕的,不过就是想再见一面罢了。接着,朱玉英深深吸了口气,对外面的人吩咐道:“照之前的计划行事,都别出错,要是办砸了,看我不收拾你们。”四个轿夫战战兢兢地连连应诺。只有那个小丫鬟仗着受宠,自信满满地说:“郡主放心,奴婢叮嘱了好几遍,绝不会出问题。”……关于四妹五妹的教养问题教养一直是人们看重的一项能力。李武对此也不例外。见到王娟的气质与教养后,李武马上联想到自家的妹妹们,二贤倒还好,李武并不担心,小六年纪尚小也不急,唯独四妹五妹,快到谈婚论嫁的年龄了,相较之下,与王娟相比差距不小。似乎家里传授给她们的仅限于针线活、做饭洗衣之类的家务事,至于如何做人或者对社会的理解则严重不足。人的聪慧或许是天赐,但智慧却需经历世事才能获得,要么有人指点,要么就得靠时间,一点一点从经历中总结。李武苦恼地叹了口气。这可该怎么教导呢?正沉浸在思绪里时,忽然有人迎面疾奔而来,他下意识想要躲避,却已来不及,被那人重重撞退了三大步。要知道李武绝非柔弱女子。连他这样的身手都承受不住,可想而知撞人的力量有多大。那人身背轿子,带着随从摇晃了数下,随后“砰”地一声将轿子砸在地上,轿内之人轻哼一声,吓得抬轿的四人赶紧跪地认错。李武目光微凝。一时之间也提高了警觉。这四人明显是世家出身的仆役,训练有素,怎会如此莽撞地撞人?传出去岂不可笑?难道是有意为之?可撞向他有何目的?李武眉头紧锁,百思不得其解。原本还在猜测对方是否怀有敌意,毕竟北平城虽安稳,但地处边陲,人群复杂。可待看到轿中的身影掀帘而出,才彻底放下心来。“郡主?”李武惊讶出声。朱玉英闻声望去,同样吃了一惊,“李……李校尉,怎会在这种地方遇见你?”她的反应太过自然,仿佛事先演练过一般,随后便款款而行。李武一怔。校尉二字还是头一次听见旁人这样称呼,想起自己因功受封的虚职,心中竟隐隐有些失落。校尉总归不及将军听着悦耳。不过这都是日后的事情,眼下李武更在意的是这几名抬轿之人,不知他们是否另有所图。朱玉英偷偷打量着李武,却发现他一直在观察抬轿的四人,心中顿生不满。男人看男人有什么好看的?她希望李武能注视自己,却又害怕被发现自己的小心思。但随即想到李武似乎全然没有察觉,心里越发失落。朱玉英嘟了嘟嘴,脑子乱成一团,不知该如何让李武对自己产生好感。就在此时,李武收回目光说道:“郡主,这些人可靠吗?看你身边并无护卫,去年的事情,该不会忘了吧?万万不可掉以轻心。”他在为我的安危担忧?朱玉英脑海闪过这个念头,顿时喜上眉梢,先前的失落烟消云散,脸上不自觉浮现出甜美的笑意,声音清亮愉快地回答。“这是我父皇亲自挑的人,应该挺合适的。”朱玉英说着,又有些不好意思地问,“是不是撞疼你了?”朱棣选的人?那倒没什么问题。不过这事总觉得有点奇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