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看书阁>大明开局我被徐达退婚 > 第31章 “将军,徐家人到底有何企图?(第1页)

第31章 “将军,徐家人到底有何企图?(第1页)

只怪你挡了我的儿的路。等日后太子即位,皇太子人选非我的儿子不可。谁敢阻拦,就别怪我辣手无情。”想及此,吕氏整理了一下仪态,缓步走向侧殿。待见到正用心研读经典的朱允炊时,她的脸色瞬间柔和了几分,与刚才判若两人。“娘,我又把一篇文章给学完了。”见到吕氏,朱允炊满是欢喜地说道。一旁教导他的先生也不吝夸赞:“娘娘,允炊公子确为天资卓越之人,尤对儒学经典颇有见解。如此优秀,想必太子殿下也会愈发青眼相加。”听到这样的褒扬,吕氏立即接口回应:“多亏黄师傅细心教导啊。要不是您的点拨,允炊也达不到这般的程度。”朱允炊的这位老师,正是历史上赫赫有名、被并称为“三杰之一”的黄子澄。要知道,在历史长河里,辅佐朱允炊的三位师傅各有特色,唯有后代方才能真正领会他们的杰出之处。吕氏借机询问:“目前朝堂上是否有大事发生?”黄子澄沉吟片刻答道:“我大明最近击破北元凯旋,举国同欢。要是提到要紧之事,就是皇上刚刚颁发旨意,表彰此次战役的首功者——指挥使朱雄,并邀其进京述职。”“朱雄……”每每听到这个熟悉的字眼,即便是听闻过无数次,也即便不少侍从私下议论过,吕氏心底仍会泛起阵阵不适的感觉。她如何忘却多年前那个风光无限的儿子朱雄英呢?那曾经备受恩宠的孩子让她多少嫉妒。与此同时,想起自己和允炊母子俩当年遭受的冷落,心中的愤懑难以平息。“这朱雄……他到底是何许身份呢?”表面上漫不经心,实际上吕氏暗藏试探,她接着追问:“既然他也姓朱,该不会是皇家血脉吧?”黄子澄轻轻摇头笑道:“娘娘不必多虑,所有皇族成员都有宗人府专门管理登记,而且受到礼部供给。绝不可能有遗漏在外的情况,这位朱将军虽然名字带‘朱’字,但实际上只是个普通人家的孩子。根据记录显示,他曾出生在一个北方的小城镇,年幼便没了父母依靠,甚至唯一相伴的祖母也在前几年离世,如今孤身一人而已。”“原来如此……倒也算是个人才,出身贫贱竟然也能建立这样大的功业,确实难能可贵。”吕氏语气中略显叹服。然而紧接着她忽然目光微闪,对黄子澄提议道:“先生有何意见么?我注意到殿下一直在场……”“黄大人既是允炆的授业恩师,也是我东宫的肱骨之臣,有什么看法但说无妨。”吕氏微笑道,语调中流露出一股试图笼络人心的意味。听罢此言,黄子澄面色浮现一抹动容,立刻应道:“允炆公子日后定会竞逐储君之位。现今东宫之内,允炆公子年长且才华横溢,未来太子非他莫属。至于其他几位公子,名不副实,仅仅倚仗嫡出身份,实则不足为惧。”显然,所谓其他公子便暗指朱允熥。“嗯。”吕氏欣然点头。一名所谓的嫡子,多年未能转正,这无疑让吕氏如鲠在喉。然而历经长久打压,朱允熥既未展露过人之处,淮西武将亦对他冷漠以待,连皇祖父也鲜少关注。至此,朱允朱雄这般新兴勇将,由朱标亲自迎接,足以彰显他对朱雄的器重,利于将其收服。朱元璋对自己的长子确实毫无防备。早在大明开国前,封朱标为世子时,他就决心把所有都交托给他。而朱标的太子府阵容强大,仿若一个小朝廷。如今有朱雄这样崭露头角的年轻战将来投,自然要把拉拢他的机会留给朱标。毕竟自己年事已高,未来的大明必将是朱标的天下。徐辉祖见到这一幕,心中不免感慨,既然朱标都亲口表示要迎接,他自然不好反对。"看来只能先派些人,在路上探望一下朱雄。"徐辉祖心想。他只想尽全力把当年两个不长进的弟弟得罪朱雄的事情压下去,以免损害徐家名誉。对于朱雄遭遇的不公,徐辉祖也暗感同情,若是换了他自己,恐怕也会同样恼怒。此时。东宫伴读黄子澄站出来说道:"臣有要事启奏陛下。""何事?"朱元璋转向黄子澄询问,不过他对这个黄子澄印象并不深。"臣所奏事关东宫稳定。多年来太子妃之位一直空缺,而侧妃吕氏贤良淑德,治理东宫井井有条。臣认为,侧妃吕氏应升任正妃,这样可以更好地辅佐太子处理东宫事务,同时这也是为了东宫的安定着想。"黄子澄字字在理地说。许多大臣接连附议表示支持。“标儿,你对此有何看法?"朱元璋没有立即答应,而是看向朱标。说到底,这件事得由朱标拍板。"这件事,改日再议吧。"朱标缓缓回答,语气平淡却明显抗拒。看到太子拒绝,黄子澄很是焦急:"殿下,还请三思。""我已经说了,"朱标语气转冷,目光如寒星,“这件事,择日再议。”朱元璋看着儿子的神情,知道他仍未能放下过往的心结。对于失去马皇后和最疼爱的孙子后来说,现在的朱元璋心里最亲近的就是朱标。也只有在朱标面前,他才可稍微放松,说些真心话。这可是其他儿子得不到的殊荣。到了应天府范围。“将军,我们已经进入应天的地界了,应该明天就能到城里了。”陈权兴奋地说道。不仅是陈权,身后五百护卫们也都显得很激动。“你们都没来过吧?”朱雄微笑问众人。“没来过。若非跟着将军您,我们这些人一辈子都别想来京城啊。”萧汉笑着说道。"说起来,我也是头一次到这都城呢。"如果不是参军,我这辈子都不会到这里。”朱雄笑着说道。众人听了,哈哈大笑起来。“等到了应天府,我会带你们领略京城的盛景。”“好了,原地休整,吃饱喝足。明日天明再出发。”朱雄对身边的亲卫们命令道。“是。”众亲卫纷纷下马回应。“赵大、张六。”“你们分别带十人负责警戒。”“其他人抓紧休息,之后轮流值守。”陈权高声吩咐。“是。”两个百户领命执行,剩下的亲卫随意找地方坐下休息。朱雄看向身边的几名亲随:“感觉到气感了吗?”“将军,”陈权欣喜道,“两天前属下已经感知到气感,如今已经有了些许劲力。”“我也是一样。”萧汉答道。“我还未能感觉到。”其他的几个百户有些沮丧。早在安沙镇时,朱雄就让陈权等人将功法传给了五百亲卫——识字的记熟背诵,不识字的强记下来,然后他亲手将秘籍销毁。“修行之道急不得,而且要看天赋。我已差遣林伯去搜集草药,有这些辅助当会好许多。”朱雄安抚道。“谢将军。”大家纷纷表达感激之情。就在这时,一个亲卫闯进营区大声喊道:“报……将军大人,发现个鬼鬼祟祟之人。”刚刚出营值勤不久的张大带着两名押着一陌生人的亲卫来到。“你是何人?”朱雄抬起头,不动声色地看着来人。“我我要见指挥使朱雄将军。”那人看到周围气氛凝重的兵士,不由胆怯地说道。“找我何事?”“我是奉国公之命前来拜见将军您的。”来人匆忙回复。一听此话,朱雄已然明白,脸上露出不屑与厌恶的表情:“是徐家的人?”“对对对,魏国公派我来的,确有要事相告将军。”来人急于说明自己来历。“把他赶出去。再敢接近,格杀勿论。”朱雄毫不留情地冷声道。“是。”几名亲卫毫不犹豫把此人架起朝外走去。“等等!真的有重要事情向将军您禀报。”那人大声嚷嚷着。然而这一切丝毫没有动摇朱雄的决心。此刻他心里充满了厌恶:“原来想把我逼得走投无路吗?你们以为我就范了?”那天被侮辱的经历还历历在目,兄弟二人的飞扬跋扈更是记忆犹新。“将军,徐家人到底有何企图?”陈权满脸疑惑地问道。朱雄沉默片刻道:“到了应天府就知道了。”夜深人静时。在徐府的大厅内。国公徐辉祖正焦急地等待消息。一边坐着他的两个愚笨弟弟。突然间,“老爷。”一个浑身狼藉的人踉跄跑进来单膝跪在大厅中央。“情况如何?”“有没有见到朱雄?”听到询问这人心中五味杂陈:老爷我好不容易靠近却被直接被丢出来了。”说着语气满是委屈。“不仅如此他扬言如果再敢靠近就要杀了属下。”一听这话。徐辉祖脸上的笑意顿时僵住,神色极为难看最终,那张原本凝重的脸逐渐松弛下来。他并不是那种顽固不化的浅薄之人,而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勇者。他当然清楚,朱雄曾经遭受自己那个愚笨弟弟的侮辱与威胁意味着什么。“两个蠢货。”徐辉祖望着眼前的两位弟弟,忍不住又唾骂了一句。“大哥。”“现在该怎么办?”徐膺绪和徐增寿此时已经乱了阵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