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看书阁>穿越大明开局被老朱诛十族 > 第12章 大哥这次是真的动怒了(第1页)

第12章 大哥这次是真的动怒了(第1页)

管家当即应命。"至于你们二人,别以为我不知道小妹为何晕倒。在这事情解决之前,不许再接近她,否则我就替父亲教训你们。”徐辉祖继续命令,“还有,即刻派人将那导致小妹怀有身孕的商人带到应天府来,我倒要看看他是何方人物,是否敢担起责任。”“是。”面对兄长的决断,徐膺绪与徐增寿唯有点头遵命。毕竟大哥的威权,在他们心中从来未曾被质疑过。可他们哪里肯真的去找朱雄?得知小妹有了他的孩子,他们的第一反应仍是恨不得立刻杀了对方。……徐膺绪与徐增寿并肩而坐,二人的面色皆十分难看。"大哥这次是真的动怒了。”“况且……二哥,你还记得你用那份假文书欺骗小妹,谎称朱雄已死?这才使小妹情绪激动,以至于动了胎气,这实在有些过分了。”“无论如何,小妹终究是我们的妹妹啊。”徐增寿忍不住说道。"我当时怎么知晓小妹已有身孕?如果知道,我是绝对不会伤害她的。”徐膺绪也充满自责地说。尽管他们对朱雄有着无比的轻视甚至憎恶之情,但对自己的妹子还是存有一份亲情的。因此当见到她卧病不起之时,心中满是懊悔;同时却也让这份愧疚加深了他们对朱雄的恨意。毕竟,当初他们警告朱雄不得再来应天,却没想到最终小妹居然真的怀上了他的孩子,这种事情确实超出他们的预料。不过,恐怕连朱雄自己也不会想到,锦儿竟有了自己的身孕吧?“现在该怎么办?要是让大哥找到他,逼迫那小子入赘徐家,再加上小妹也已经怀了他的骨肉,如果我们对他有所不利,小妹定会恨我们一辈子的。”此刻,徐增寿陷入了纠结之中。原本他们的打算简单直接,但现在情况发生了改变。"派人去通知朱雄,把我们徐家的条件告诉他。”倘若他同意入赘,过往之事便一笔勾销;若他执意不肯,也大可不必告知他妹妹怀有身孕,就让他干等无果吧。"至于对大哥那边,我们就说人寻觅无踪。”“总之,往后我们做任何事都不能让小妹受到牵连。”徐膺绪略作思索后说道。"好。”徐增寿应了一声。……时光流转。北方边陲,北元王国的王城。这座城池也是北元紧挨草原的边境之城,同时又是北元通往中原的最后一道关卡。一旦失守,他们将与中原彻底割裂,被迫退往长城以外。王保保之所以誓死抵御大明的进攻,就是深知这一点——只要退回草原,北元就再也没有立足中原的机会,更别说东山再起。他志向远大。他意图重建昔日大元鼎盛时期的国力,吞并中原大地,覆灭明朝。但现实终究不如幻想美好。他的宏图霸业最终只是泡影一场,雄心壮志也被无情的现实击碎。随着朱雄一刀终结他的性命,他的野心和生命一并堕入深渊。王保保身死,这对北元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影响。作为北元最后一位支撑朝局的关键人物,这位主战派硬汉的倒下使得整个北元朝堂失去了继续战斗的决心,一路节节败退。短短两个多月时间里,十余座重要城池接连被明朝攻克,而这最后的一座王城也岌岌可危。此刻,在北元王城前,朱雄骑着战马屹立,身上披着重甲紫花鳞,手中持着长刀,眼神深邃地望向前方的北元王城。朱雄目前在北平军中已然成为炙手可热的将领,受到燕王朱棣的高度重视。他掌控着八位守备官中的精锐第一军,这近几个月来,带领部队连续攻占六座北元边城,斩杀敌人八千余人,俘虏五千余人,立下了首功伟业。眼下,他又亲自率大军直逼北元王城。"轰击!给我开炮轰击!”朱雄怒吼一声,手中的战刀骤然举起。这是进攻的指令。在他的背后,第一军上万明军将士早已整装待发。二十门火炮精准对准了北元王城,尤其锁定其城门部位。伴随着一声声巨响。二十枚炮弹裹挟着骇人的冲击力冲向城门。城门瞬间炸出无数凹坑,破损严重,守卫城墙上的北元士卒亦有数十名惨遭炮弹击中身亡。尽管这些火炮威力尚不算巨大,但关键在于造成震慑作用,让敌人闻风丧胆。火炮停歇之后。朱雄高举战刀,放声喊道:“诸位大明健儿在哪里?”“喝,喝,喝!”上万名明军齐声呐喊回应,声势浩荡得连天空都为之颤栗。"随我一起冲锋!攻克北元王城,建立不世奇功!”“跟着我杀敌去!”朱雄大声催促。话语刚落,朱雄已率先策马冲向战场,身边紧跟百名身穿红色盔甲的骑兵卫队。他们皆为朱雄亲选的贴身亲兵,由其直接指挥调度。按照守备制度的规定,到达这个官职级别的人允许组建自己的亲兵队伍。而这百名亲兵是从全体军士中严格挑选出来的精英之师,个个武艺高强,悍不畏死。"效忠将军!随你征战!”万众明军随之怒吼,士兵们握紧武器奋勇直前,追随将军踏上战场。每一名战士眼中燃烧着战斗激情,无人害怕死亡,气势如虹。自朱雄担任统领后,麾下的士兵表现得英勇异常,战斗力日增,这令其他的守备队伍惊叹不已。最重要的是,朱雄这位将军毫不畏惧自身生死。每次大战他都必然冲杀在队伍最前方,身先士卒的表现深深赢得将士们的忠诚和敬重。试想!身为统领一万军士的高级将领军情势危时仍能毫无惧色挺身而出,不惧怕牺牲自己,这样的领袖又怎会无法令部下甘愿追随呢!不只是第一军的将士,其他各军的士兵也对朱雄满怀敬畏。仅仅八个多月的时间,他就从一个无名小卒成长为守备战将中的佼佼者。这一切并非依赖资历或身份,而是源于他在战场上的拼死搏杀。军队向来崇敬强者,而朱雄无疑是北平军中最强大的存在之一。"快,赶快放箭!”“谁若后退,格杀勿论!”“放箭啊……”北元王城的城楼上,一位北元将领虽然高声下令,但语气中的恐惧暴露无遗。如今这座王城宛若惊涛骇浪中的一叶孤舟,随时可能倾覆。北元皇帝与百官早已逃离,返回了草原,而留守在此的万余士卒不过是用来阻挡大明进攻的牺牲品。他们早已明白败局已定,全无斗志和士气。对明军的抵抗显得极其微弱。在城墙上的乱箭如雨飞射而出,却失去了昔日王保保领军时的那种锋锐与密集。朱雄率先冲在最前,他挥动战刀,毫不费力地将落下的箭矢击落,直奔城门而去。就在靠近护城河的那一刹那,他突然放下战刀,顺手提起自己的五石弓,搭上六支利箭。他的目光冷酷锐利,锁定住护城桥的铁链。"给我射断它!”随着朱雄一声怒喝,嘭!咻咻咻。六支箭如同闪电一般疾射而出,在空中瞬间分成两组,左侧三箭瞄准左边的铁链,右侧三箭则是瞄准右边。很快,便听闻接连的六声金属鸣响响起。紧接着铁链剧烈震荡,那被吊起的护城吊桥猛地一颤。下一秒,吊桥上的铁链布满裂痕,“咔”的一声断裂开来。巨大的护城吊桥轰然砸下。由此可见,朱雄的这六箭蕴含着多么惊人的力量,竟然能生生震断铁链。这也正是朱雄箭术晋升到6级之后的效果——力量加持让箭矢威力倍增。这一景象映入城楼上的北元士兵眼中,令所有人惊惧万分。"这……还是人类吗?”“他的箭竟真的射断了铁链!”北元士兵眼中充满恐惧,仿佛看着一个怪物般的存在。此时,吊桥已然落下。"跟我一起杀进去!”朱雄大喝道。身后的大军目睹这一幕,顿时士气高涨。"将军真乃英武之士。”“跟随着朱将军,杀进敌阵。”“杀……”上万明军将士齐声怒吼,气势磅礴地跟随朱雄冲向敌人。攻城先锋部队快速推进,盾牌高举挡下箭雨逼近城门。云梯迅速架设完毕,冲城锤也被推向了城门位置。"给我用力冲击!”伴随着朱雄的大声命令,十数名士兵推着沉重的冲城锤狠狠撞向城门。轰隆!城门已被炮弹轰得摇摇欲坠,在这猛撞下晃了一下。此刻朱雄再度握起战刀,调动周身力量,挥刀砍向因碰撞而产生缝隙的城门。"咔——”一声巨响,锋利刀光划过,势如破竹般切断内层防护厚重的木板。随后支撑冲城锤的士兵们迅速避让,再一次猛力撞击。轰!!!大门轰然坍塌。朱雄跨骑冲锋进入城内,手中宝刀寒光闪烁直劈迎面的敌军。一刀斩下,血液四溅。几名北元士兵转眼间就被他轻易斩于马下。他的坐骑奋蹄向前,马蹄踩踏在地上敌兵的躯体之上,一路继续追杀余众。"追随我们的将军,为胜利杀敌!”“杀!!!”一百名亲兵紧随朱雄冲入城内,骏马疾驰,倒在地上的敌军士兵还未及站起便被蹄下踩死。更多明朝将士随后蜂拥而至,争先恐后地建立战功。"跟随将军,铲除所有敌军!”“杀……杀……”无数将士怒吼连连,如同奔腾的海浪般涌向这北元的都城,视敌人如待宰的猎物。这座曾经辉煌的北元皇城,此刻竟如此轻易地被朱雄攻克。在另一座靠近边界的城市——也是目前征伐北元的大本营,朱棣与傅友德坐镇中军指挥全局。一名斥候快速赶来通报战况。"报告殿下!据最新情报显示,朱雄将军成功攻破北元首都,亲手斩下了敌军主将的人头,总共歼灭敌人三千多人,并俘虏七千余人,获得空前胜利!”消息传来,朱棣立刻满面春风。"哈哈哈……好啊,真是出人意料之外的好消息。”“看来朕确实没有看错人。朱雄小兄弟果然出色。”“自从占领边城两个月以来,接连不断的捷报几乎都是从他手下的第一军传回来的。”“北元境内二十几座城镇,他已经接连攻陷了其中六座。这次更亲自率先攻破他们的国都。这样的显赫功劳无疑是归他朱雄莫属了。”朱棣笑着宣布。站在一旁将领们也都对朱雄赞赏有加。"的确,像朱雄这般卓越之人并不多见。这场征伐能够为我们朝廷网罗这样一位俊杰真是天赐好运。”朱棣补充说道。"不仅如此我还听说,在朱雄接管第一军团后该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增加超越其它队伍远不止一点半点。具体是通过什么特殊方式达成这个成果还真令我很感兴趣。”傅友德好奇说道。朱棣则轻笑回应:“或许他是天生当大将的人物吧。要知道才华这种东西往往是先天赋予的。像当年我岳父还有汤帅等人皆属这种卓越领兵之士”。听到这里傅友德不禁也感慨万千,“没错,过去徐帅和汤帅确实是并肩作战中的传奇人物令人怀念。”随即表情又变得几分遗憾:“可惜现在徐帅已经过世了,我竟没能送他最后一程,连葬礼都没能参与进来。”“此次平定北元之战接近尾声了。待捷报传到应天府之后,我也打算请示父皇准予回家乡一段时间为已故岳父烧上一炷香悼念一下。”朱棣叹息道。"燕王尽管放心吧”傅友德笑着说,“相信皇上必然同意你的请求何况这次你立下如此功绩。”接着他又谈起了其他事:“其实一开始我们就有充分信心赢得对北元的战争因为他们实力已大不如前。但现在想想能得到像朱雄这样年轻有才略的统帅作为收获还真是额外喜悦的事。”“他的贡献朕都铭记心中。一切战绩将上报给京城里的父亲让皇帝陛下也能了解我们这支北方军队的强大。”朱棣说。傅友德最后表示赞同“如果能被王殿下如此重用的话相信日后在我朝最强将领名单上一定能找到他的名字”。朱棣听了微微一笑没再说话。稍后,他转头问来传递捷报的小卒:“北元皇城已经被攻破那想必其皇帝和大臣们早已逃脱了吧”士兵毕恭毕敬答到,“大人英明高见。早在城里沦陷之前,北元帝王就与其众臣逃之夭夭了已有数日之久。”另外他还提到“另外朱雄将军发回的消息中还提到了他们只抓住了一些因抛弃于不顾的普通士兵而那些权贵阶层早已安全撤离”。他们奔逃至草原多日,要赶上已经毫无可能。"这次攻伐北元的成果,算是圆满了。”朱棣笑着开口道。"不错,战果已得。”众人附和。这一役不仅收回了长城以内的数十座城池,还斩杀了王保保,几乎灭掉了元军残余的十四万兵力。"这几乎是北元所剩无几的力量了。”朱棣补充道,“往后,他们再也掀不起太大的波澜了。”傅友德冷笑一声,“毕竟,这些年来北境之患屡次作乱,如今总算画上了句号。而当北元皇帝和他的臣僚们逃往草原时,等待他们的恐怕也不是什么好下场。”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这次战斗,彻底摧毁了他们的主力力量,想要继续掌控草原上的各个部族,那是妄想了。估计不久之后,草原上就再不会有北元这个政权,而是被分成几个分散的势力——这正符合我大明对北方的设想。”朱棣感慨着说道:“若能够将北元皇帝首级献上给父皇的话,父皇必定会龙颜大悦吧。”“有此一战的辉煌战绩就已经足够了,我们并未辜负圣意。”傅友德笑着回应道,“燕王殿下,此次交战,咱们一共掳获八万名敌方士卒,准备怎么处置他们?”朱棣沉思片刻,“元军中的兵士实力不俗,不如编入我大明军队效力,为国尽忠。当然具体事项还需要请父皇定夺。”“甚是合理。”傅友德点头称善,“那么末将会随着胜利的捷报一同递呈,请父皇做最终裁定。”“那就辛苦傅将军了。”朱棣微笑点头示谢。随后,包括傅友德在内的众位将领相继退出了大殿。可是在所有人都离去后,朱棣仍旧留在殿内。片刻之后,他开口问向空气:“你觉得父皇会如何处理这批元军降卒?”尽管周围寂静无人应答,但下一瞬——从后殿缓步走出一位穿着黑色僧衣的和尚,走到朱棣面前伫立。那名和尚从容开口:“皇上不会允许殿下收编这些降卒,反倒会把这些人分配到其他藩王属地以及各地驻守部队里。”和尚接着分析:“毕竟北平原本只有五万人马,因圣旨征召又招募青壮五万,如今十万兵力已经十分罕见,再加上新得来的八万投降兵丁就显得过于强大了,这是朝局平衡不容许打破的部分。”接着朱棣轻笑着再次问道:“如此看来,此番立下的大功,父皇应该给我怎样的嘉赏呢?”黑衣和尚却未直接给予答复,只是径直走到朱棣身旁盘腿坐下——这般亲昵举动显见其与朱棣的关系密切到可失礼的程度——这才淡淡开口:“不过就是金钱之类的恩赐罢了。”说着,他又目光深刻地看着朱棣意味深长地说道,“王爷如今已是藩王身份尊贵无比,位列君臣之下却凌驾于万千世人之上,难道还有什么更大的渴望么?难道还想进一步不成?”听到此话,朱棣面色骤变:“出家人不打诳语,休要胡言,锦衣卫若听见,本王也难保全你的性命。”说罢话锋一转,语气带着一丝斥责,却又坚定表态:“吾且明言——父皇健在,大哥主政,则绝无半点反意。”随后,语气更铿锵有力:“我的大哥贤德聪颖、宽厚仁爱令人钦佩敬重,满朝文武莫不归心认同。待父皇登遐,兄长即位必将是一位圣君临凡普施福泽。”可黑衣和尚听罢只留下一句话:“不过殿下需知,您的这位长兄并不长久人世啊。”刹那间,朱棣倏地站起拔出旁边摆放着的利刃剑锋横架于那和尚颈项处愤怒质问:“姚广孝!你到底想说什么?难道不知单凭这一句话,我就可以亲手让你魂归西天吗?!”眼下,这个身披黑袍的僧人,怕也只有朱棣能够真正懂得他的才干与智计。不过倘若朱雄听闻他的名号,定也会有所知悉。因为在后世的历史记载中,有这样一段:姚广孝,这位被冠以“黑衣妖僧”之称的人,不仅是靖难之役的主要筹谋者,更是那场战役里首屈一指的功臣,甚至还有“黑衣丞相”的美誉。他和朱棣的关系,既像师徒又似挚友。而提及此人,众人无不动容,因他才智绝伦、谋略深远,几近妖孽。"如果燕王想杀,早已动手,何必拖延至今?”“不管如何,燕王只需静候佳音便是。”“贫僧所言,终将应验。”“如今太子虽圣明贤德,令兄弟归心、群臣服膺,并得当今天子厚望,可这正是其隐患所在——太过操劳,迟早身体吃不消。”“以上便是贫僧肺腑之言。望燕王殿下早做决断。”“贫僧愿倾力为殿下谋划全局。”话语落罢,姚广孝微微一笑,缓缓站起身子,把放在朱棣身旁的剑移开,然后悠然朝后殿行去。待他转身离开后,大殿竟仿佛未曾有人来过一般安静空荡。朱棣握紧长剑,目光复杂闪烁,内心的波澜起伏不断……另一边,北元国都内!“瞧瞧这北元皇宫,果真恢弘气派,处处彰显奢华。”“是啊,这北元皇帝即便被我大明赶到此偏远之处,仍如此纵情享乐。”“这有何难?不过是剥削压迫无辜汉族百姓所得。否则以他们自身的能耐,何至于此?”“说来也是。”“众兄弟可见否?我们攻下城池时,那些城中的汉族百姓欢呼雀跃,显然是被奴役太久。现今总算回归我大明的怀抱。”“只可惜呀,那北元皇帝与众大臣早已逃脱。若能擒获他们,不但可记一大功,更为数十座城池中的百姓雪冤复仇。”“无妨,他们已退回草原了。”议论声四起,众多士兵立于北元皇宫外的议政殿前,对北元的嘲弄混杂着对其首脑脱逃的遗憾叹息。此刻,失望之情在空气中蔓延。就在这时候,朱雄在一批贴身护卫护送下缓步出现。"将军驾临,属下等人拜见。”周围的将士立刻躬身施礼,个个面带敬畏。过去这两月余间,朱雄屡立奇功,麾下将士皆斩敌无数,因此深得敬重。军中传言亦盛,“跟随朱将军,有肉吃”,正是对他领导才能的认可。要非如此,他们又怎能率先突破其他七支守备军直抵北元国都夺取首功?“诸位免礼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