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看书阁>浮世梦醒琴 > 第二章 暗涌(第1页)

第二章 暗涌(第1页)

暗涌

“……通过深度学习算法,我们能够精准解析梦境内容,并识别出其中可能对短睡眠者造成精神或生理损害的片段,予以屏蔽或重构,从而维持梦境的稳定性。”

刘一凡语调平稳,语句如同一份已经无数次打磨过的产品简报。他稍作停顿,目光落在金友享脸上:

“简而言之——让梦境,彻底失去伤人的能力。”

金友享没有立刻回应,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仿佛节奏能压住心中翻涌的焦虑。

他当然想知道这个产品是否真的有效,毕竟他女儿的情况,已经恶化到不容再耽搁半步的地步。

科学界至今未能揭开“短睡眠者”现象的真正成因。

现有研究表明,这种特殊的睡眠模式既不由遗传决定,也未在已知的人类基因组中发现任何稳定的关联标记。

换言之——它既非天赋,也非疾病,而是一种无规律、跨越人群的突变现象。

有些人自出生起就不需要长时间休息;而另一些人,则在某个阶段后天“转化”,忽然开始只需极少的睡眠时间,依旧维持正常功能。

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种进化的馈赠。但很快,人们意识到事情并不简单。

在高速运转的社会结构中,短睡眠者被视为天生的“高效劳动力”——他们的三个小时休息时间被无限压缩,生活节奏越来越紧凑,精神压力也逐步升高。

资本的挤压、个人野心的驱使,使许多短睡眠者沦为无休止运转的工具,仿佛不眠不休的机器。

随着时间推移,部分短睡眠者开始出现一系列不可逆的身心退化:焦虑失调、记忆断片、感知紊乱……这些最开始被归咎于过劳或精神障碍。

直到出现暗涌

疼痛来得毫无征兆,又极度真实,仿佛是从梦境中延续下来的东西。

金友享和女儿原本都是典型的长睡眠者。

直到一年前,金浅浅突然变得只需要三个小时就能醒来,精神状态反倒比以前更好。当时他们并没有把这当回事,一度以为是身体变强的表现。

可半月前的一道消息打破了这一切。

她男友在一次跨国航班中失事遇难,从那天起,金浅浅的梦境开始出现剧烈波动。

她经常在半夜惊醒,神色惊惶,却又说不清自己梦见了什么。

只是身体上的伤口,一道接一道,如同有某种看不见的东西,正从梦境的深处追逐着她,将她一寸一寸地逼入绝境。

任务派发:编号2025

目标:金浅浅

状态:待介入干预

派发人:刘一凡

消息在孟杳然工位的半透明界面上悄然弹出,任务编号在右上角闪烁着浅绿色光点,系统紧跟着收到金浅浅的个人信息。

孟杳然是刘一凡的下属,也是南柯科技公司的一员。先前提到专为短睡眠人群服务的产品通梦仪,便是这家公司的主推产品。

在确认完接收案子之后,她便沿着通道朝外走去,前排的同事正好转身,一边走一边朝她挥了挥手:“孟,一起去开会吧。”

她点点头,步入了那支正向会议室行进的队伍中。

按理说,以现有的技术水平,完全可以通过全息投影或虚拟接口实现远程会议。

但对于南柯来说,信息保密远比便捷重要。

会议区被设于信号死角之内,任何个人设备都必须在入口处交由特定机柜封存;每位参与者要通过三重身份认证,且需佩戴无记录权限的标准腕环。

墙面内部嵌有微型反干扰膜阵列,可动态扰乱所有电磁波;而天花板与地板则装配了非接触式热成像与声学扫描系统,实时监控微动作与语音源。

所有内容只可现场讨论,不得备份、转录或带出。一旦会议开始,整个区域将进入静默封闭状态——仿佛与外界彻底隔绝。

因此孟杳然每次踏入会议层时,都有一股熟悉的安静压迫感,像走入一段被精密切割出来的时间。

这一年一度的公司大会,听起来气势恢宏,实则内容单薄,向来只是例行寒暄。

孟杳然从未理解,这样的会议为何要层层保密,甚至禁止携带一切电子设备,不过想想也快到培训新人的日子了。

公司有三条入职的硬性要求:心理健康、身体合格,以及必须是长睡眠者。

官方说法是,长睡眠者在心理弹性和生理修复能力上更占优势,适合长期应对高强度任务,只是这种说法从未被科学证实。

然而最近几年,短睡眠者的比例不断上升,公司人员流动也随之加剧,每半年便要开启一次新人招募。

话说回来,今年的大会略有不同,主持人不再是熟悉的谢安,而是他哥哥谢槐。

虽然早听说谢家兄弟一明一暗搭配运作,但谢槐从未出现在这种场合,难道他们厌倦了这样的工作方式?

更奇怪的是,会议内容不再像之前一样枯燥,而是多了些具体部署。

“下个月我们将培训一批新人,现在我公布一下培训人的名单:尧浪、许文安、何森、方凌意、米玲、孟杳然,负责人莫陈水会与上述人员对接好工作。”

听到自己名字那一刻,孟杳然心里顿了一下。

她才正式工作一年,就要负责培训新人,内心多少还是有些不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