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看书阁>朱祁镇土木堡是被文官背叛么 > 第二章 粮草只剩三天(第2页)

第二章 粮草只剩三天(第2页)

遭遇突袭反应不过来,从而导致被围困,完全说的通。

真不知道给也先制定这计划的到底是谁,既然有如此算计,能将大军的每一步都算无遗漏。

要知道大军的行进计划,可是一直在调整。

在大同,他下令斩杀了监军郭敬,提拔锦衣卫指挥佥事郭登为大同总兵。

郭登上任后,根据锦衣卫反馈的情报,和战场形势,曾给过建议,建议大军从紫荆关入关,返回北京。

他直接采纳了郭登的建议,打算沿着这条线路返回京师,同时顺带看看周边的卫所情况和各地的民生。

在大同留下三万精锐补充防御漏洞后,带着大军沿着该路线走了足足两天后,在顺圣川西城收到宣府的敌情通报,情报称瓦刺和鞑靼的主力有可能通过宣府一带南下劫掠。

这才让大军改道,沿原路返回宣府。

至于后世史书上记载,因为王振改道,想回家乡看看,完全就是文官集团的胡说八道,堂堂九五之尊,怎么可能因为一个太监从而改变大军的行动方向。

就算当时皇帝同意,可随军的勋贵,也根本不可能同意。

唯独只有收到了紧急军情,这才有了大军改道的策略。

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普通将士根本就不知情,也无从了解,瓦刺能知道这些,足以证明大军中有高层在向他们通风报信。

“英国公,成国公,如果你是也先,想要进攻大军,最佳的位置你会选择在哪,你们会怎么做?”

英国公和成国公对视一眼,脸上的表情都变微微的变了一下。

英国公开口道,“陛下,你是担心也先会突击我们?”

朱祁镇微微点点头。

英国公站起来道,“陛下,臣斗胆,如果臣是也先,在不考虑如何悄无声息穿过长城的情况下,臣会在土木堡周围埋伏大军,将大军团团困在土木堡。”

朱祁镇微微点点头,在军事上,这群勋贵还是值得信任。

“说说原由?”

“陛下,土木堡位于宣府和居庸关中间,战场如果靠近宣府或者居庸关,很容易走漏消息,大军很容易获得来至宣府或者居庸关的支援。

但一旦大军被围困在土木堡,消息一时间很难传递出去,短时间很难获得援军,就算第一时间传递出消息,援军到达也至少需要两天,加上也先派兵阻击,短时间内很难获得支援。”

“那有何应对的方法?”

朱祁镇追问道,他思考良久,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

除非,现在立刻抛弃大军,率领精锐快速离开。

“陛下,如果也先真的在土木堡埋伏,只要我们安营扎寨,粮草充足的情况下,他们没有任何胜算,还会被随即赶来的各路援军给包围,臣认为没必要太过于担心,只要坚守几天,也先必败。”

说完没等朱祁镇开口,英国公脸色大变,“陛下,也先一定会在土木堡埋伏,大军的粮草只剩下三天,根本不能长期坚守,这是有预谋的行动,他们的目标是陛下您。”

英国公说完顿时跪了下来,急道,“陛下,臣有罪,没能提前发现也先的阴谋,还请陛下立刻率骑兵返回居庸关。”

成国公脸色也变的异常的难看,反应很快,跟着跪了下来。

“陛下,臣复议!臣恳请陛下率领骑兵绕过土木堡,立刻返回居庸关,臣带大军坚守土木堡,为陛下阻挡敌人,等待陛下的支援。”

朱祁镇看着跪着的两位国公,笑着摇摇头道,“不急,不必急于一时,我们还有时间。

你们说说,如果是你们指挥这场战争,你们会如何做?”

英国公和成国公两人对视一眼,都不敢开口。

朱祁镇一看就明白,这是担心他的安危,于是道,“你们没有必要考虑朕,朕会在合适的时候返回居庸关或者宣府,但你们要想办法,至少要保证大军的安全,这是京师最后的精锐,绝对不能出问题。”

“陛下,诉臣斗胆,如果臣指挥,立刻派出夜不收向南北寻找敌人的踪迹,只有知道他们在哪里,臣才能制定更好的行动方案,同时派人传令宣府和居庸关,做好出兵杀敌的准备。”

“陛下,臣赞同英国公的意见,只要陛下返回居庸关,居中调度,臣有信心,只要粮草充足,在土木堡让也先有来无回!”

成国公附和道。

朱祁镇摇摇头,结合历史知识,他道,“你们忘记了,土木堡只是一个长宽都不到2里的军堡,吃的还好说,水呢,我们路过的时候,土木堡的守军都是需要通过河道取水才能满足自身的供应。

一旦大军云集,水就是大军最大的破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