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笔尖在纸上滑动。
“北荒的冬天,滴水成冰。”
“七皇子殿下巡视农庄,看到百姓衣衫单薄,心痛不已。”
“他亲自脱下狐裘,披在一位老妇人身上,并下令工坊加紧生产,让北荒不再有受冻的百姓。”
这算是一个吧,萧玄挠了挠头继续写道。
“蛮族夜袭,百姓惊恐。”
“七皇子殿下身先士卒,手持雪花钢刀,斩杀敌酋。”
“玄字营将士奋勇杀敌,保得北荒一方平安。”
这是另一个。
一个个关于“七皇子在北荒的爱民事迹”的故事,跃然纸上。
他用最浅显的白话文,将那些遥不可及的皇子形象,拉到了百姓身边。
这些故事,如同流水般从他笔下倾泻而出。
每一篇都带着强烈的画面感,充满正能量。
三天后,第一批活字粒铸造成功。
虽然耗费了大量的钢材,鲁工的脸上却带着一种近乎狂热的兴奋。
这些微小的金属块,在他手中,仿佛拥有了生命。
萧玄亲自指导工匠们排版。
墨香在空气中弥漫。
北荒的第一份“报纸”——《北荒新声》,正式创刊。
报纸的头版头条,永远是那些脍炙人口的“皇子恩德”故事。
但它不仅仅是歌功颂德的工具,还承载着更多内容。
报纸的副版,详细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土豆的种植方法。
“如何开沟?何时施肥?如何防治病虫害?”
每一个步骤都写得清清楚楚。
旁边还配着简笔画,让不识字的百姓也能看懂。
再往后,是基础卫生知识。
“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不乱扔垃圾。”
“生病要看郎中,不信巫医。”
这些在现代人看来理所当然的常识,在此时此刻的大风王朝,却是足以拯救无数生命的宝贵知识。
甚至,报纸上还出现了肥皂的广告。
“北荒制皂工坊出品,清洁去污,物美价廉!”
“洗澡洗衣,居家必备!”
《北荒新声》的出现,如同旱地惊雷。
它以每日一刊的速度,迅速铺开。
柳如烟的商路,在此时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她的商队不仅将北荒的土豆、布匹、水泥运往四方,也将这份《北荒新声》带到了北荒郡的每一个角落。
甚至,在钦差大臣抵达北荒郡界之前,这份报纸已经通过柳如烟的商路,铺满了北荒郡,甚至邻近的几个州郡。
报纸上,图文并茂地描绘着北荒人民安居乐业的景象。
百姓们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手里捧着丰收的土豆。
工坊里,工人们热火朝天地劳作,脸上没有一丝疲惫,只有对未来的憧憬。
每一幅画,每一段字,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北荒的繁荣与安定。
上面所有的一切,都在强调着百姓对七皇子萧玄的感恩戴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