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杨洪该杀,既敢随意放任瓦刺伤兵入境,难怪斥候沿着长城内外搜索,一点痕迹都找不到,还以为他们飞上了天,谁知道他们竟然藏在我们内部。”
泰宁候想了想道,“陛下,臣认为立刻出兵,将粮草和伤兵统统给夺过来。”
“恭顺侯,你怎么看?”
朱祁镇发现大明的勋贵很多,但实际有用的很少了。
他开始有意的培养这群勋贵的作战能力。
毕竟轮信任度,这群勋贵才算是大明的基石。
未来大明的开疆扩土还需要这群人亲自上马。
“回陛下,臣赞同泰宁候的意见,立刻出兵,趁着瓦刺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将粮草夺过来。”
朱祁镇微微点头,这两人也算是节约派代表。
知道节约粮食,不想成国公,上来就想要斩杀,焚烧,一点都不考虑后勤的压力。
要是让户部尚书王佐和兵部尚书邝埜知道了,说不一定会跳起来骂他两句。
“你们两有何建议?”朱祁镇看着永顺伯薛绶,忠勇伯蒋信问道。
两人也算是明军中比较能打的将领,同时也是最年轻的将领。
朱祁镇打算好好的培养一番。
“陛下,臣认为应当考虑阿刺知院的来袭,这位置距离阿刺知院的驻军位置不超过30公里。”
永顺伯薛绶开口道。
“不错,阿刺知院确实需要考虑,你有何建议?”
“臣认为应当全军出动,做出一副赶赴麻峪口,和也先决战的准备,然后派部分兵力突袭长沙勾,大军埋伏在阿刺知院必经之路上。”
朱祁镇看了一眼永顺伯,他没想到对方既然想打伏击。
不过主意确实很好。
朱祁镇想了想道,“那也先怎么办,他不可能看着阿刺知院被埋伏。”
“陛下,有麻峪口存在,也先短时间内很难突破。”
“当如果也先发现宣府空虚,直接向宣府而来呢?”
朱祁镇比较担心,全军出击是一步险旗,如果也先真的攻破了宣府,就算后期再消灭也先。
这场战争的影响力就会大大的削弱。
甚至还能给异族留下一个明军不过如此的形象。
很容易的导致后期九边不稳。
“陛下,给臣一万大军,臣保证宣府不失。”成国公站出来道。
他知道无论如何最终都是他镇守宣府,与其等皇帝开口,还不如主动请战,还能留下一个好印象。
进过好几次议战,他知道自己在军略上还有欠缺。
没有英国公的老谋乘算,大军的指挥上赶不上泰宁候。
不如老老实实的听从指挥,只要大军最终胜利,该有的功劳他一样不会少。
“成国公,朕给你留下一万五千兵力,其中五千京师精锐,你可敢保证宣府不失。”
“臣保证,只要臣活着,宣府一定不会丢失。“成国公下定了决心。
战阵夺旗的功劳他是不用想了,但统帅大军,稳固后方这功劳他打定主意,一定要牢牢的握在手中。
“各位还有没有需要补充的?”
“陛下,改变军略,是否需要通知英国公?”恭顺侯开口道。
“你是说让英国公率领大军向南和我们汇合?”
“是的,陛下,英国公手中有四万五千大军,都是军中精锐,只要我们南北夹击,阿刺知院的三万部队聚堆没有机会能够逃脱。
一旦也先知道阿刺知院被埋伏,就绝对不敢继续走麻峪口龙门卫这条出关路线。”
恭顺侯建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