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禹道:“康郡丞,你先说吧。”康节站了起来,没有组织语言,显然是提前做了功课。他郑重道:“作为广汉郡的政务主官,我仔细考虑过我们的体制之中缺乏监察。因为我们的政治构架刚刚完成,还有很多弊病,需要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来,就算是明面上的弊病解决了,还会出现贪腐问题、擅权问题,始终都需要一个监察机构。”“因此,我建议成立专门的监察部门,随时巡视百官,监察建设效率、贪腐擅权、时政弊端等各方面问题,以便有效解决。”“监察部门应当有长期、稳定的官员,负责一些基础性事务,而负责巡察各地、各事等实权官员,应当采取流官制度,异地监察。”“比如冶官县的县令是邓榕,那么他要负责监察的区域,则可以是新都县或雒县。”“唯有这样异地监察,才能有效避免官官勾结、互相隐瞒等恶劣情况发生。”“做错了什么事,需要受到什么样的惩罚,我已经在做详细的律法文案和惩戒措施,待完善之后,交予唐公审核判断,再看如何修改实施。”“我的话说完了。”他随着唐禹作揖,然后坐了下去。唐禹点头道:“监察部门是一定要有的,流官监察的制度,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官官相护,但监察的力度和规模还需要深思。”费永举起了手中的牌子。唐禹道:“费永,你说。”费永站起来,郑重道:“唐公,属下认可康郡丞的提议,但在监察力度和估摸上,建议监察部门最多只设立到县级,不能再往下了。”“这主要考虑到预算,任何一个王朝,冗官过度永远都是大问题,尤其是监察领域的冗官,会极大限制地方官府的活力,会导致应付监察成为要事,而办实事却成了噱头。”“在县级以下的监察,我们更希望通过百姓上报的方式解决,而县级监察部门,维护好上报通道和内容即可。”唐禹笑道:“很周全,康节,你在朝会之后,可以多问一问其他官员的意见,成立专门的小组来讨论,最终确定实施方案,拿给我看。”康节道:“属下明白了。”唐禹道:“好,接下来讨论第二个问题,文化与教育的构想。”“依旧由我开题。”“众所周知,我们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生存问题,粮食够不够吃,百姓够不够活命,然后才考虑文化和教育。”“但一个团体或政权的兴起,必然伴随着文化方向和意识形态的抉择,这决定了一个团体的使命和内部风气,因此我要拿出来讨论。”“关于文化,正如同我曾经跟你们讲过的,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天下大同,是创造一个繁荣、兴盛、和谐的时代。”“我们代表着的是百姓的利益,至少百姓的利益,是我们最重要的点之一。”“所有的一切,都要围绕这个意识形态来说,这是根基和灵魂,是谁都不能违背的。”“因此,对于我们内部,要恪守律法、尊重人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真理、实事求是。”“恪守律法是人人必须做到的,尊重人格什么意思?比如你们有人是县主,你们有下属,但下属是人,是广汉郡的官员,而不是你们的狗腿子和家丁奴仆。”“尊重知识、人才、真理和是实事求是,都差不多一个意思,我们这个团体,更注重实际,要说真话,做实事。”“一件事情,有不同的意见,应该尊重的是更正确那一方,而不是官职更高、权力更大那一方。”“遇到争议性的问题,要认真讨论或上报。”“遇到人才,尤其是优秀的人才,要敢于发掘,敢于提拔,敢于给他们搭建发挥才华的舞台。”“要务实,政绩是我们判断一个官员能力的最重要标准。”“记住,这里的政绩,是实际的政绩,可不是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因此,在内部文化方向,我已经给出了严格的要求,你们可以围绕外部文化建设和教育建设,进行讨论。”众人面面相觑,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