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看书阁>努尔哈赤新版 > 第686章 大明态势(第1页)

第686章 大明态势(第1页)

前厅里的文武官员看到尤福财走了,都纷纷围了上来。马燃笑着说:“督师,没想到皇上竟然特意派尤公公来送贺礼,看来皇上对您真是看重啊。”

徐天爵笑着说:“皇上的厚爱,我定当铭记在心。将来一定更加努力,为大明的江山社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徐天爵说着客套话,看似是在和他们说

实则是说给在场的其他人听,毕竟这次来给徐天爵祝贺的除了徐党的人还有很多其他党派或者中立之人。

毕懋康也说道:“督师年轻有为,又深得皇上的信任,将来必定前途无量。咱们这些人,以后还要仰仗督师多多关照啊。”

徐天爵说:“毕大人太客气了。咱们都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应该互相扶持,共同努力。好了,大家都别站着了,快坐下吧。今日是孩子们的百日宴,大家一定要吃好喝好。”

众人纷纷坐下,仆人们也开始陆续上菜。一时间,前厅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菜肴,有烤全羊、酱肘子、清蒸鱼、素斋、羹汤等等,香气扑鼻。

武将们拿起酒杯,纷纷向徐天爵敬酒:“督师,恭喜您喜得龙凤胎,我们敬您一杯。”

徐天爵也拿起酒杯,笑着说:“多谢各位兄弟的祝福,我也敬大家一杯。希望咱们将来能够齐心协力,共同守护大明的江山社稷。”

文官们也纷纷向徐天爵敬酒,祝福他和他的家人。整个徐府都沉浸在喜庆热闹的氛围中,欢声笑语此起彼伏,直到夕阳西下,宾客们才陆续离去。

徐府的百日宴从晨光初绽闹到暮色四合。朱漆大门外,先前拥挤的车马早已散去大半,只剩下几辆装饰精美的马车静静候在路灯下,灯笼里的烛火映得车帘上的暗纹隐隐发亮。府内的喧嚣也淡了许多,仆从们正轻手轻脚地收拾着庭院里的杯盘,戏台上的戏子早已卸妆离去,只留下几串未拆的彩绸在晚风里轻轻晃动。

但走的都是那些真正来祝贺的,而那些徐天爵的亲信却一个都没有走,等人走的差不多了。徐天爵便被将他们带到了后院的书房。

此刻书房的正厅内仍是另一番景象。本该散去的宾客此刻都聚在厅中,没有了先前的喧闹,气氛却比白日里更显凝重。徐天爵换了身藏青色锦袍,玉带松了半寸,他抬手示意仆从撤去桌上的闲杂东西,只留下几盏热茶,而后走到厅中央的紫檀木大案前,目光缓缓扫过在场众人。

“诸位今日留下来,想必也清楚我的心思。”徐天爵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白日里贺宴是给外人看的,眼下才是咱们自己人的要紧事。”

站在左侧的开原总兵马燃率先拱手,他身材魁梧,内甲上的铜钉在烛火下泛着冷光:“大人明说便是,我等皆是您一手提拔的弟兄,辽东的安危,我等与大人共担。”马燃身边的山海关总兵马熠也点头附和,他性子沉稳,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佩刀,目光始终落在徐天爵身上。

徐天爵微微颔首,走到墙边悬挂的辽东舆图前,手指在图上轻轻一点:“我如今在京师的时日越来越多,陛下倚重,朝堂事务繁杂,可辽东是我的根基,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处关隘,都容不得半点差池。”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文官武将,“你们之中,马燃守开原,马熠镇山海关,顾靖宇驻沈阳,孙毅守海州,徐进在义州,姜远镇宁远——辽东的要害之地,全在你们手中。今日叫大家来,一是想听听各地的近况,二是有件关乎边境的大事,要与诸位商议。”

话音刚落,沈阳游击将军顾靖宇便上前一步,他年纪尚轻,脸上还带着几分锐气:“大人,沈阳近来安稳,只是蒙古部落近来在边境活动频繁,属下已加派了巡逻兵,确保不会有异动。”

“除了边患,熊廷弼、赵率教等人似乎不愿在辽东,正在朝中找人运作,希望离开辽东去其他地方任职。”

“还有这件事?”

“嗯,应该是看辽东无功可立,辽东现在都是我们的人,他们一个辽东总督、一个副辽阳总兵根本无法颁布号令,像被架空的傀儡。而他们又无力改变,只能选择逃离。”

“嗯,他们走了也好,大明九边也需要人驻守,女真平定了,还有蒙古,这个百年大敌也要好好收拾收拾。”

徐天爵对这两个人没有太大的兴趣,他们有些能力,但是能力还不够出众,而且年纪也大了思想有些固化,这天下迟早是属于年轻人的。

海州参将孙毅见状继续禀报道:“海州港口一切正常,粮草运输通畅,只是近来朝鲜那边的商船少了许多,听商人们说,朝鲜国内不太平。”

“孙参将说得没错,朝鲜的事,正是我今日要与大家说的重中之重。”徐天爵的手指从辽东舆图上移到朝鲜半岛的位置,语气沉了几分,“朝鲜西人党近来动作频频,意图政变,推翻朝鲜国王光海君的政权。”

“其实这对于我大明来说是件好事,毕竟这光海君对我大明阳奉阴违,但问题就出在这西人党的力量有些弱小,一旦他们无法完成政变,必将遭到清洗,届时整个朝鲜的亲明派恐怕会消亡殆尽。”

“这于我大明来说不利,陛下已经下了旨意,令边军备战,只要朝鲜宗室请求援兵,大军将随时准备进入朝鲜。”

这话一出,正厅内顿时起了一阵骚动。义州参将徐进性子最急,他猛地向前一步,声音洪亮:“光海君竟敢如此大胆!他们忘了朝鲜是谁的藩属国吗?当年万历年间,倭寇犯朝鲜,若不是我大明出兵相助,他们早就是倭寇的囊中之物了!”

“当年萨尔浒一战,他们朝鲜就推三阻四的不愿出兵,恐怕那个时候光海君就打起了小心思,真是无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