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嫣怔住。
“人么,想象不到自己没经历过的事情。自媒体博主也就能按照从前某省的新闻去想,一堆有钱人下注,买哪个老人先死。”罗浩道,“按照新闻来评估的话,应该是医疗保险超额了,还出不了院,所以医院就断氧。”
“!!!”庄嫣幼小的三观又一次遭到了重创。
“陈勇你问下你在……”罗浩说了半句话,马上闭上嘴。
“正在问。”陈勇却不在乎。
对此罗浩是相当佩服的,人家陈勇敢作敢当,根本不怕流言蜚语。
很快,陈勇拿着手机看完后笑道,“罗浩猜对了,是有2个重病患者医院不想治了,就让他们出院,但患者家属不同意,医院就断了氧气。”
“那不对啊,不是说死了22人么。”庄嫣反驳。
“死了22人是第一时间报导,据说后面又死了十几个,还有一部分有严重的并发症。”陈勇道,“印度人办事么,你以为会那么精准?差不多就行,反正没有追责。”
庄嫣接受了第三次暴击,被砸的头昏眼花。
医疗行业在庄嫣看来必须严谨认真,要知道医生一条条医嘱、一次次处置后面,那都是人命。
而且重点在于庄嫣接触到的住在医院里没钱的患者,最起码都能得到最基本的医疗。
撵不走的,医生会头疼欲裂,但绝对不敢不给治,就更别说直接断氧,还牵连到其他人,导致22人死亡。
舆情,这俩字能要了自家老爷子的命,庄嫣对此不要太了解。
不对,勇哥说了,死的人其实更多,庄嫣忽然意识到一点。
只不过印度人不在乎这个,到底死多少人,他们微微一笑,毫不在意。
“这样真的好么。”庄嫣喃喃的自言自语。
“害,没事看他们干嘛。”罗浩笑了笑,“没意义,去了两次就觉得还是家里好。”
“是呗,我当年留学前,就是听我大学老师说伦敦有多好。他是08年去伦敦留学的,在他的描述中,那面简直就是人间天堂,咱比不上。”陈勇开启回忆杀模式。
“那是十几年前的事儿了,这些年厚积薄发,变化很大,他们那面已经衰败的不成样子了。”
“是么?我没回去过,前几年略有一点。”
“我在巴尔的摩看见的,就觉得像是稍微大一点的县城,仿佛墙壁上还都是弹孔。”
“对呗,大一点的县城,也就那么回事。”陈勇道,“别听他们瞎吹,都是慕强慕出来的臭毛病,什么红酒怎么喝都要订规矩。人家女王拿起来就喝,在他们眼里那就是最不入流的。”
“什么各种规矩,都是二鬼子们设定出来的护城河,真信就傻了。不信你找八十年代的读者,那时候还叫读者文摘看看。现在看,读者文摘才是科幻世界。”
陈勇说了一句极其繁琐的话,把庄嫣听的一愣一愣的。
“行了,别扯淡了。”罗浩道,“讲真,你有时间最好抓紧回去看看。”
“为什么?”
“过几年越来越多印度人在那面,到处都是……咳咳,你知道。所以,要回去找记忆,就抓紧。”罗浩叮嘱。
一想到满大街的印度人,陈勇打了个寒颤。
去印度的那次,留给陈勇极其深刻的印象,自己小心再小心,最后还是中了招。
陈勇做梦都没想到吃个水果,还是洗过的水果,竟然都能中招。
虽然不至于像冯子轩冯处长拉到脱水,但也挺危险。要不是罗浩看出自己得了什么病,直接把自己带回国治疗,怕是自己这一百多斤得扔到印度。
“知道了。”陈勇认真的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