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江山轻咳一声:“行了,先吃饭吧,其它事儿不急。”
上午,胡江山和张瑞来到了酒店的后院。
后院有几座小楼,其中一座是宴会楼。
这次所谓的“航天技术交流会”的会场就在宴会楼里。
胡江山和张瑞走进了大门,就看到了挂着的横幅——第三届深空技术发展交流会。
张瑞怔了怔:“深空技术?老板,这个会看起来比较复杂啊。”
胡江山点点头:“深空技术,确实不一般。”
所谓深空,当然也是航天技术的范畴内,但是技术标准是相当高的。
一般涉及到深空的都与探测有关,比如月球探测,其它小行星的探测都属于深空。
胡江山在前世也参加过一些深空项目,那可比单纯发射一颗卫星要复杂很多倍了。
看来蒋淑华说的对,这个技术交流会的规格很高,普通的航天工程师应该没有资格参加。
“走吧,反正咱们的角色就是旁听,不用想太多,主角不是咱们。”
张瑞点点头,跟着胡江山走到了登记处。
张瑞仔细观察了胡江山,发现他真的很淡定,真不愧是见过大世面的人。
要知道胡江山的年纪跟张瑞相仿,张瑞自认在这种场合做不到老板这么云淡风轻,气定神闲。
果然有能力的人真不能看年龄。
登记处那边站着两个人,一男一女,都比较年轻。
以胡江山的经验,他们应该是哪位大佬带的学生,研究生或者是博士生。
航天专业的学生普通年纪都相对较小,主要是因为在学生阶段他们都被称为天才,很多都是跳级上来的,都是班级里的最强大脑。
比如方晓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同龄人还在念大一,方晓雅已经快完成博士学业了,甚至已经在研究所搞项目。
胡江山在前世更厉害,中学的时候已经完成了一篇S级论文,倍受关注。
胡江山对工程技术,以及航天技术的理解,几乎等于超人类的了。
此时,张瑞上前说道:“你好,我们是来参加会议的。”
那个女生问:“二位是哪家单位的?有没有邀请函。”
张瑞从包里把打印好的邀请函让两人看了,便进了会场。
会场里的人不算多。
胡江山看了看时间,说:“看来咱们来的有点儿早,先找个地方坐下来等吧。”
张瑞应了一声。
会场内摆着几十张圆桌,应该主要是举办酒宴的地方,不过开这种交流会倒也不是不可以,反正怎么坐不是坐,桌子上还能摆材料和吃喝的东西,倒也方便。
胡江山和张瑞准备把低调进行到底,就找了一张偏僻角落的桌子,坐下来。
两人一边聊一边等,两个人倒也可以打发时间。
片刻之后,有人进来了。
那是一个女生,看起来很年轻,大概三十岁左右。
胡江山一眼就认出那个女生是谁了,正是徐芸。
徐芸大有来头,被称为北斗女神。
徐芸是北斗项目的核心人员,她可不是一个花瓶人物,跟方晓雅一样是有真本事的。
胡江山在前世跟徐芸也共事过,所以对她还是挺了解的。
当然,跟方晓雅一样,胡江山的前世跟徐芸并没有发生过什么激烈的火花,相处相对来说比较平淡。
胡江山确实徐芸虽然同样是科研女,但应该喜欢活泼,外向的男生,当时的胡江山太闷了,属于标准理工男类型,不是徐芸的菜。
此时,可能是感受到了胡江山的视线,徐芸看了过来,然后着重打量了胡江山几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