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看书阁>三月暖和吗 > 第40章 呱婆子,就坐在路边的条石上(第7页)

第40章 呱婆子,就坐在路边的条石上(第7页)

汪大爷心中一紧,想起呱婆子的警告,连忙伸手摸向怀中的玉佩。

玉佩的温度越来越高,仿佛要燃烧起来,给他带来一丝力量和勇气。

可就在这时,邱癫子从门内缓步走出,他的步伐从容不迫,仿佛对眼前的一切胸有成竹。

他手中的红绳轻轻晃动,九颗兽牙碰撞出清脆声响,那声音如同催命符,让汪大爷的脚步变得沉重起来,每走一步都像是踩在棉花上。

“汪家主,何必如此着急?”邱癫子的笑容愈发诡异,嘴角咧开的弧度很大,露出一口黄牙,“百年前,你汪家先祖为了一己私利,勾结洋人贩卖鸦片,害得多少人家破人亡。

江底的冤魂日夜啼哭,如今,也该是汪家偿还的时候了!”

随着他的话语,天空突然变得漆黑如夜,仿佛被一块巨大的黑布笼罩。

闪电照亮了老宅上空,一个巨大的鬼脸在云层中若隐若现,那面容扭曲狰狞,竟与汪家祠堂中供奉的先祖画像有几分相似,仿佛是先祖的亡魂在谴责后代的罪孽。

汪大爷握紧玉佩,感受到上面的饕餮纹烫得惊人,几乎要将他的皮肤灼伤。

这热度让他更加清醒,也更加坚定了他的决心。

他想起父亲临终前的嘱托,父亲拉着他的手,眼神恳切地说:“一定要守护好汪家,不能让百年基业毁于一旦。”

想起汪家世代相传的责任,心中的恐惧渐渐被愤怒取代,一股热血涌上心头。

“就算是有因果,也不该祸及无辜!”他怒吼一声,声音在风雨中传播,带着一种正义的力量。

将玉佩高高举起,玉佩在黑暗中散发出耀眼光芒,如同黑暗中的一颗明星,与邱癫子手中的红绳形成鲜明对比。

玉佩在黑暗中散发出耀眼光芒,这光芒并非单一的白色,而是七彩斑斓,蕴含着强大的力量。

与邱癫子手中的红绳形成鲜明对比,红绳的光芒阴森诡异,而玉佩的光芒则充满了正义和希望。

五个孩子同时发出凄厉惨叫,这惨叫声中充满了痛苦和恐惧,他们的身体剧烈地颤抖着,仿佛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他们脖颈处的朱砂痣开始流血,鲜血顺着脖子流下,在地上汇聚成新的符咒,这些符咒与之前的图案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更大的阵法。

邱癫子脸色一变,显然没有料到玉佩会有如此强大的力量。

他手中红绳猛地一挥,九只火鸟再次腾空而起,火鸟的体型比之前更大,火焰更加旺盛,朝着汪大爷扑来,仿佛要将他烧成灰烬。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远处传来一声苍老的怒吼:“住手!”这声音充满了威严,仿佛能震慑一切邪恶。

呱婆子不知何时出现在暴雨中,她的蓝布头巾早已被风吹走,满头白发在风中狂舞,如同银色的火焰。

她手中握着一根刻满符文的木杖,木杖的颜色深沉,仿佛是用千年古木制成,杖头镶嵌的玉石闪烁着奇异光芒,这光芒与玉佩的光芒相互呼应。

“邱家小儿,你当真要将百年恩怨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呱婆子的声音带着愤怒和失望,她看着邱癫子,眼神中充满了痛惜,仿佛在责备一个不懂事的晚辈。

邱癫子冷笑一声:“老东西,当年你助纣为虐,帮助汪家掩盖罪行,如今还有脸来管闲事?

今日,我定要让汪家血债血偿!”他的声音中充满了仇恨,仿佛与汪家有着不共戴天之仇。

说着,他双手结印,手指的动作迅速而复杂,口中念念有词,念出的咒语晦涩难懂,带着一种古老的韵律。

老宅周围的黑雾愈发浓烈,黑雾中隐隐有无数冤魂在其中哀嚎,这些冤魂的身影在雾中若隐若现,伸出苍白的手,仿佛要抓住周围的一切。

汪大爷看着手中发烫的玉佩,又看了看坚定站在身前的呱婆子,心中突然涌起一股暖流。

呱婆子虽然年迈,但此刻却像一座大山,为他挡住了前方的危险。

他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语,想起呱婆子的警告,终于明白,唯有直面过去,承认错误,才能真正打破诅咒。

逃避和掩盖只会让罪孽更加深重。

“邱癫子,”汪大爷的声音在风雨中格外响亮,带着一种真诚和决心,“百年前的错,我汪家认!

但冤有头债有主,何必牵连无辜?

若你肯罢手,我汪家愿倾尽所有,安抚江底冤魂,修建祠堂,供奉他们的牌位,让他们得以安息!”

邱癫子闻言一怔,似乎没想到汪大爷会如此坦诚地承认错误。

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动摇,仇恨的坚冰开始出现裂痕。

他望着汪大爷坚定的眼神,又看了看周围哀嚎的冤魂,神情渐渐变得复杂,内心在仇恨和理智之间挣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汪家祠堂方向突然传来一声巨响,这响声如同雷鸣,震得地面都在颤抖。

祠堂的大门被一股神秘力量炸开,木屑纷飞,无数尘封的画卷和古籍飘了出来,在空中飞舞,仿佛是历史的重现。

其中一幅画卷展开,画卷的材质是上好的丝绸,虽然历经百年,依然保存完好。

上面赫然画着百年前汪家先祖与邱家巫祝联手封印怨灵的场景,画面色彩鲜艳,人物栩栩如生。

原来,两家本是世交,有着深厚的情谊,却因鸦片一事反目成仇,这仇恨如同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竟延续了百年之久。

画面中,汪家先祖和邱家巫祝并肩而立,神情庄重,共同念动咒语,将怨灵封印在江底,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宁。

可谁也没想到,百年后的今天,这封印竟因汪家后人的疏忽而松动,引来了这场灭顶之灾。

这一切都是因为后人的贪婪和自私,忘记了先辈的教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