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看书阁>三月份水温多少度 > 第23章 抬大山 十九字打石号子(第3页)

第23章 抬大山 十九字打石号子(第3页)

他们知道,只要父亲出手,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没有打不开的山。

抬大山时,若连山石被成功抬开,便只能任人切割,成为石料,为建造房屋、桥梁贡献力量,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若抬不开,就只能零敲碎打,产出些乱石,不仅白费了人力物力,还可能被视为不祥之兆。

传说中,若连山石无法被抬开,是因为触怒了山中的石灵,会给采石场带来厄运,只有真正的高手,才能化解这份危机。

而父亲,就是那个能驱散厄运、带来光明的人。

曾经有一处采石场,连续三次“抬大山”失败,场主心急如焚,四处寻访高手却无济于事。

无奈之下,他怀着最后一丝希望请来父亲。

父亲来到采石场后,只是凝神注视山石片刻,仿佛在与山石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

随后,他拿起大锤,不慌不忙地开始挥锤。

奇迹般地,这一次竟然一次成功,山石顺利分离。

从此,父亲的名声更如神话般在蜀川大地流传,人们对他的敬仰与崇拜也愈发深厚。

关键时候,家父上场。

几十年来,我见过诸多打大锤的高手,可唯有父亲,能将大锤舞成圆圈,而且不是一两个、几个,而是连续数十、上百甚至上千个。

我用二锤勉强能做到,用大锤却远不及父亲。

父亲舞动大锤时,周围的空气仿佛都被带动起来,形成一个个小型的漩涡,大锤划过之处,留下一道道若隐若现的金色轨迹,宛如神来之笔,又像是天地间神秘力量的具象化。

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像是在演绎一场古老而神秘的舞蹈,与山石共舞,与天地同频,展现出一种超越凡人的境界。

父亲的手,力大无穷,且灵巧异常。

仿佛被古老的匠神赋予了魔力,那双手在舞动大锤时,不仅能精准地控制力量,还能与周围的天地灵气产生共鸣。

父亲挥舞大锤,大锤在空中飞速旋转,划出一个个圆圈,每一锤都精准地落在大尖上,密如骤雨,从无落空、停歇。

大锤带起呼啸风声,在空中留下一圈圈虚幻残影,仿佛搅乱了空间秩序,引得四周的光线都扭曲起来。

每一次锤击,都能听到隐隐约约的龙吟之声,似是沉睡在山体中的龙灵在被唤醒,又像是天地对父亲技艺的赞叹。

随着父亲的锤击,山体开始震动,裂缝如同蛛网般蔓延开来,仿佛大地在父亲的力量下屈服。

大锤上举时,父亲轻松自如,似毫不费力,仿佛大锤在他手中轻如鸿毛;下落时,却又蕴含着千钧之力,仿佛能将天地都砸出一个窟窿。

他的前手、后手不断变换,双臂在空中交叉,留下一道道奇异光影,那些光影仿佛组成了古老的符号,在诉说着一段段被遗忘的神秘故事,讲述着石匠们代代相传的技艺与精神。

抬一次大山,往往有数十乃至上百个尖位。

一场快打下来,就算每个尖位锤打十次,也得挥舞出数百上千个圈子。

父亲自有一套神奇方法,在空中悄然变换圆圈的挥舞方式,以此缓解身体疲惫。

他一边身体打锤,另一边休息,相互轮换,让大锤始终保持强大的攻击力。

此时,他的发丝被汗水浸湿,紧紧贴在额头,身上的衣衫早已被汗水浸透,却依旧身姿挺拔,气势如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父亲的眼神始终专注而坚定,紧盯着山石的每一处变化。

他的脚步灵活地在石面上移动,时而如苍鹰盘旋,时而如猛虎下山,每一个位置的转换都恰到好处。

那些看似随意的走位,实则蕴含着对山石纹理的深刻理解,以及多年经验积累下的精准判断。

在他的操控下,大锤仿佛有了生命,与他心意相通,每一次落下都带着势不可挡的力量,却又精准无比。

随着锤击的持续,空气中的硫磺味愈发浓烈,裂缝也在不断扩大。

父亲的节奏却丝毫没有紊乱,反而愈发流畅。

他开始加快速度,大锤在空中划出的圆圈越来越快,令人目不暇接。

围观的工匠们屏住呼吸,眼中满是震撼与敬佩。

他们从未见过如此精湛的技艺,每一次锤击都像是在谱写一曲壮丽的乐章,而父亲就是那位掌控全局的伟大乐师。

此时,天空中的乌云愈发低沉,闪电如银蛇般在云层中穿梭,雷声隆隆作响,仿佛是天地在为父亲的壮举喝彩。

父亲却恍若未觉,全身心投入到与山石的较量之中。

他的口中开始吟唱古老的号子,声音低沉而有力,与锤击声相互呼应,在山谷间回荡。

这号子声不再是简单的劳动呼喊,而是饱含着对石匠技艺的传承之志,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心,以及对胜利的坚定信念。

“嘿哟嘿哟!大锤抡起震天响,石破天惊闯四方!”

父亲的号子声如洪钟般响彻云霄,伴随着大锤落下,地面都跟着剧烈震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