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看书阁>甲醛放水有用吗 > 第27章 惊呼声,点燃了导火索(第2页)

第27章 惊呼声,点燃了导火索(第2页)

小的细如竹签,嫩绿的枝条在风中轻轻摇曳,顶芽泛着鹅黄,充满生机,似灵动的少年。

农闲时,孩童们会用荆条编织捕蝉的网兜,竹圈撑着蛛网,在槐树下奔跑追逐,欢声笑语回荡在山间;

寒冬里,老人将荆柴投入灶膛,火焰舔舐着柴薪,噼啪作响,跳动的火苗里升腾起阖家团圆的暖意,烟囱里冒出的青烟在暮色中蜿蜒。

黄荆条子新鲜时,弹性十足,质地脆,九十度以下能随意弯成各种形状,编出五角星、小篮子;

九十度以上,无需刀具便可轻松折断取用,纤维断裂时发出清脆的“啪”声,因此成了家长教育孩子的“利器”,扬起时带着风声,落在身上却只会泛红不会破皮,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与教诲。

不仅如此,黄荆一身都是宝,它本身是优质的燃柴,燃烧时火焰旺盛,热力持久,灰烬细腻可做钾肥;

叶子、皮子、种籽、根须,都是治疗常见病的良药,黄疸肝炎用根煎水,风寒感冒用叶泡茶,凝聚着村民们世代相传的智慧;

茂密的枝叶还是制作农加肥、泡沼气的好原料,为乡村生活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助力。

村民们还利用其九十度以下易弯曲、易塑形且定型后不回弹的特性,制作出各种精美的竹制家具骨架,椅子的弧度贴合人体曲线,篮子的提手握着舒适,这些生活用品里藏着黄荆的温柔。

而此刻汪二爷手中刚折下的黄荆条子,还带着晨露的清香,断口处渗出浅绿色的汁液,氧化后变成深褐色。

柔韧的质地在他手中化作克敌的神兵,仿佛与他心意相通,每一次震颤都传递着危险的预警,末梢随着他的脉搏轻轻跳动。

他记得小时候,父亲用黄荆条子教他写字,在泥地上划出歪歪扭扭的“人”字,那条子在掌心的触感,与当年如出一辙,只是此刻握着的,是守护的责任,指腹的老茧摩挲着条子的纹理,如同与往事对话。

“哪里来的狂徒!”随着一声暴喝,淡青色长衫的俊秀青年如苍鹰般俯冲至阳台。

衣袂翻飞间露出腰间的太极玉佩,白润的玉质在阳光下流转着温润的光泽,边缘的云纹在气流中若隐若现。

他手中的长嘴茶壶还冒着腾腾热气,壶嘴喷出的沸水在空中凝成两条闪烁的银龙,水汽在阳光中形成小小的彩虹。

水汽氤氲了他的眉眼,睫毛上沾着细小的水珠,却遮不住眸中的厉色,瞳孔里燃烧着怒火。

青年修习的“二泉映月”本是茶道中的优雅招式,手腕翻转间水流如月光倾泻,此刻却因怒意扭曲变形,滚烫的水花所到之处,石板地上腾起袅袅白烟,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焦糊味,那是泥土被烫熟的味道。

他的眼神中燃烧着怒火,原本温润的面容变得冷峻,下颌线绷得紧紧的,腰间若隐若现的太极玉佩在阳光下折射出诡异的光芒,暗示着他身份的不简单。

那玉佩边缘刻着繁复的云纹,是江湖中“七星堂”的信物,只有核心弟子才能佩戴。

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狠劲,仿佛将眼前的人视为不共戴天的仇敌。

脚尖点在栏杆的榫卯接缝处,那是受力最稳的节点,显露出扎实的功底,鞋尖与木头的接触面积不超过铜钱大小。

他的身后,一幅褪色的《陆羽品茶图》在热浪中微微晃动,宣纸已经泛黄发脆,卷轴的木轴裂了道缝。

那本该宁静的画面与此刻的混乱形成强烈反差,画中陆羽手持茶盏的姿态从容淡定,仿佛在无声地控诉着这场误会的荒谬。

卷轴边缘的流苏已经磨秃,丝线散开如蒲公英的绒毛,是岁月流逝的见证。

汪二爷望着扑面而来的水幕,脑海中突然闪过宰牛时的场景——滚烫的牛血喷涌而出,在地面汇成溪流,阳光照射下泛着铁锈色的光,与此刻的沸水竟有几分相似。

都是高温液体,都需精准规避,只是此刻要保护的,是活生生的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暗恨自己方才失手将猪肉挑飞,否则此刻定能用这“血肉盾牌”抵挡一二。

那五斤五花肉,肥瘦相间,层次分明,皮上还留着猪毛拔除后的细小毛孔,本是极好的格挡物,此刻却不知落在了何处。

黄荆条子在水幕中急速舞动,形成一道密不透风的屏障,溅起的水花将他的粗布短衫尽数浸透,布料紧紧贴在皮肤上,勾勒出肌肉的轮廓。

可他岿然不动的身姿,宛如暴风雨中的礁石,任惊涛骇浪如何冲击,依然坚守着自己的阵地,双脚如钉在地上,鞋跟陷入泥土半寸。

他能感受到身后矮大娘微微颤抖的身躯,肩胛骨的抖动透过空气传递过来,这让他握条子的手更紧了几分,指节发白。

心中默默发誓:就算拼了这条命,也要护住她和孩子们。

这是男人的担当,是刻在骨子里的责任,如同父亲当年护住被山洪围困的乡亲。

矮大娘那声充满惊恐与焦急的呼喊,如同一道尖锐的闪电,瞬间划破静谧的午后长空。

声波穿透耳膜,震得人颅腔嗡嗡作响,基底动脉在颞骨内震动,连院中的麻雀都惊得扑棱棱飞起,撞在窗棂上发出“咚”的闷响。

这声呼喊力量惊人,足以穿透墙壁,惊醒了不少正在午睡的人。

西厢房的刘掌柜正梦见自家的茶田丰收,嫩绿的茶叶铺满山坡,被这声喊惊得从太师椅上弹起,茶盏摔在地上四分五裂,青瓷的碎片溅到他的裤脚。

本就机警的汪二爷闻声瞬间警觉,目光如鹰隼般锐利,迅速锁定了反应最快的俊秀青年。

视线扫过对方的站姿——双脚与肩同宽,重心落在前脚掌,膝盖微屈,是随时能发动攻击的起势,这种桩功名为“七星桩”,是七星堂的入门功夫。

青年面容清秀,身形单薄,乍一看并非孔武有力的彪形大汉,可他此刻的神态与动作,却让汪二爷立刻对他另眼相看,隐隐感觉此人绝不简单。

太阳穴微微隆起,那是内家高手的特征,显示出他内力不浅。

青年眼神中透着一股狠厉,举手投足间似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深厚实力,仿佛是一位隐藏在平静外表下的高手,让人捉摸不透。

指节处的厚茧分布均匀,是常年握持兵器的痕迹,尤其是食指第二关节处的茧子,显示出他惯用折扇类兵器。

汪二爷注意到青年出招时的步法,左足进,右足随,暗含八卦之理中的“坎离步”,心中不禁警惕起来,猜测此人或许来自某个神秘门派。

踏在青石板上的脚印深浅一致,每步间距分毫不差,是内家功夫的根基,气息悠长,呼吸与步法完美配合。

而青年的袖口处,若隐若现的刺绣图腾,更增添了他身份的神秘感。

那是北斗七星的图案,勺柄指向左下方,与寻常图案相反,江湖中只有“七星堂”的弟子才会佩戴,据说与他们的内功心法有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