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句号子,都蕴含着对山石的尊重,对技艺的自信,以及对团队协作的信赖。
号子声中,仿佛能听见远古祖先的呐喊,穿越时空的长河,与此刻的工匠们遥相呼应,给予他们力量与勇气。
随着号子声不断响起,工匠们的动作愈发整齐有力。
“嘿哟嘿哟!铁臂开山声浩荡,金石为开战苍茫!”喊到这句时,持锤的工匠猛地将大锤抡圆,身体跟着旋转半周,借助惯性狠狠砸下,大锤与钢尖碰撞的瞬间,迸发出的火星如烟花般四散飞溅,在空中划出一道道金色的弧线。
另一位工匠接过锤子,深吸一口气,紧接着吼道:“嘿哟嘿哟!齐心合力势难挡,碎石成路创辉煌!”他的声音因用力而变得嘶哑,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坚定。
石屑如雨点般纷纷扬扬地落下,沾满了工匠们的头发、眉毛和衣衫。
“嘿哟嘿哟!锤落火星溅寒光,力撼山河志飞扬!”工匠们一边喊着号子,一边感受着大锤每一次落下时手臂传来的震颤,那是与山石对抗的力量传递。
最后一句“嘿哟嘿哟!砥砺奋进向前闯,打石精神永流芳!”喊出时,仿佛整个采石场都在随着号子声震颤,那声音直冲云霄,惊得盘旋在高空的雄鹰都发出一声长鸣,振翅飞向远方。
在这片土地古老的传说里,“十大九不虚”谐音“十打九不虚”,冥冥中暗喻着每一锤都必须精准无误地落到实处。
不过,这是最终快打阶段那近乎苛刻的要求,慢打时标准稍低,十次击打中失误不超一次即可。
那些喊得震天响,可打得慢悠悠的师傅,还算不上打大锤的顶尖高手。
他们如同被某种无形力量驱使的开路先锋,虽非无足轻重,但在“抬大山”这至关重要且充满神秘仪式感的环节里,并非核心关键。
他们最主要的任务,便是营造出那股能震慑天地的浩大威势。
那声响仿佛能冲破阴阳界限,引得山林间的鸦雀惊飞,就连远处深潭中的游鱼也纷纷潜入水底。
锤力所至之处,空气中都隐隐泛起奇异的波纹,似乎要将空间撕裂。
远远望去,采石场仿若战场,工匠们如同英勇无畏的战士,与山石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
场边的老树在狂风中瑟瑟发抖,树枝摇曳不止,却也见证着人类挑战自然的勇气与决心。
真正的高手,既要喊得精彩,更要打得凶狠。
一锤落下,余威未散,二锤紧跟而上,每一锤都让石头挪动一丝。
历经百千锤的锤炼,哪怕是与山体紧紧相连、坚固无比的连山石,也终究扛不住,被迫裂开一道缝隙。
此时,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硫磺味,仿佛有古老的魔神在暗中注视,等待着这场分离仪式的结果。
裂缝中渗出丝丝缕缕的雾气,在阳光下呈现出诡异的色彩,仿佛是山石的血泪,又像是它在向人类的力量屈服。
一旦缝隙出现,便进入快打阶段!快打讲究又快又准又狠,锤力还得均匀,且只能一人持一把大锤操作。
多一把锤,力量便会相互干扰,仿佛被邪祟之力破坏了平衡;多一个人,意志便难以统一,好似有神秘的护佑在作祟,大石的裂线就会跑乱,一旦跑乱,整块大石就可能变成不规则的碎石,只能拉去铺路,多日的功夫算是白费。
所以快打的技艺最为关键,它是决定“抬大山”成败的最后一道关卡。
此时,整个采石场陷入一片寂静,唯有工匠的呼吸声和心跳声清晰可闻,每个人都屏住呼吸,紧张地注视着场上的一举一动。
此时,必须以排山倒海之势,打得连山石晕头转向,让它来不及抗拒,裂口只能沿着预先设定的三线平面延展。
那三线仿若上古符文,散发着幽微而神秘的光芒,似乎在指引着石头的命运走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整个打石场的人都会停下手中活计,围拢过来,屏息凝神地注视着这场决战。
此时登场的,必定是耍大锤的绝世高手!而这片天地,似乎也因这关键节点而变得格外凝重,四周的风声都仿佛被抽离,只留下一片死寂,等待着那位高手打破平静。
天空中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狂风呼啸,仿佛天地都在为这场决战助威,又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胜利欢呼。
整个蜀川山脉及丘陵地带,人口过亿,多数建筑以石料为基。
这使得蜀地石匠众多,高手如云。
然而,能达到“抬大山”级别的,却凤毛麟角,往往一个乡镇也难出几位。
所以,不少采石场到了“抬大山”的关键时刻,都得去恭请打大锤的高手。
这些高手,被视为能沟通天地之力的神秘存在,他们的到来,能为采石场带来吉祥,也能驱散潜在的邪祟。
在百姓心中,他们是游走于人间的“石神”,每一次挥锤都蕴含着天地的奥秘,他们的技艺是代代相传的瑰宝,是人类智慧与力量的结晶。
家父,无论何时都是邀请者的首选。
被请去帮忙的,称作“打帮忙锤”。
那些采石场,以能请到家父打帮忙锤为荣,因为家父每次出手,都像是有神灵庇佑,成功率极高,而且打出的石料品质上乘,仿佛被注入了神秘力量。
在当地百姓心中,父亲就是石匠行业的守护神,他的每一次挥锤,都像是在与天地对话,为人们带来安稳与希望。
父亲所到之处,采石场的工匠们都会自发列队迎接,眼中满是敬仰与期待,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他们知道,只要父亲出手,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没有打不开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