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看书阁>不暖居是什么三个数字 > 第25章 我三岁,初识席字诀(第3页)

第25章 我三岁,初识席字诀(第3页)

《道德经》里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大概就是说孩童的纯真心性有着特殊的力量。

我隐隐觉得,老矮子的变化,并非与凡俗之物有关,而是和某种机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这想法有些荒诞,但在我小小的心中,却坚信不疑——就像种子总要等到春天才发芽,老矮子的开窍,或许也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我甚至开始幻想,或许这世间真的存在着某种神秘的力量,能改变周围的事物。

它可能藏在米糕屑里,可能附在晨露中,可能随着风而来,也可能顺着水流淌,等待着被合适的人感知、接纳。

也许,每个人都有机会遇到属于自己的机缘,肩负着某种特殊的使命。

就像老矮子的使命是打好石眼,父亲的使命是传承智慧,而我的使命,或许就是找到那个让老矮子开窍的真正原因。

我开始留意身边的每一个细节,期待着能再次发现神奇之处,仿佛那是我与神秘世界沟通的桥梁——我会观察露珠在草叶上滚动的轨迹,会倾听不同石头被敲击时的声音,会记住父亲说过的每一句关于“机缘“的话。

父亲曾说老矮子此前未能得此机缘实在可惜,再加上他那意味深长的一眼,更加深了我的猜测。

我认定老矮子是得此机缘,才突然变得精进了一些。

不过,这点精进也有限,刚好够他在打眼子技术上有所长进,毕竟这是他一直被人嘲笑的地方。

其他方面,他还是那个会把盐当糖放、分不清左右脚的老矮子,只是在举起钢钎时,眼神里多了一丝笃定。

后来的一年里,看着老矮子还是那副质朴的样子,总是被人当作笑柄——王二婶会故意问他:“矮子,今天的眼子打得比昨天圆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孩子们会模仿他走路的姿势,我心中便萌生出再给他一次机缘的念头——或许再喂他一次米糕屑,他就能变得更聪明些,不再被人欺负。

可每当这个想法冒出来,我就羞愧难当。

毕竟那天父亲的教诲让我记忆犹新——他发现我给老矮子塞米糕后,并没有打骂,只是让我伸出手,用戒尺轻轻打了三下,说:“机缘是天意,强求便是贪。“

我深知这么做是不对的。

第一次或许能说是小孩子懵懂,无心之举,可若故意为之,那便是心术不正了,我不能做违背本心的事。

父亲说过,“心正则行正,心歪则行偏“,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心都管不住,再好的机缘也会变成祸根。

这份矛盾与挣扎,在我心中不断交织,成为了我童年记忆中一段独特的经历。

我常常在夜晚躺在床上,想着这些事情,看着窗外的月亮,心中充满了困惑和好奇——究竟什么是机缘?

它是可以创造的,还是只能等待的?

我在想,如果真的给老矮子米糕屑,会发生什么呢?

他会变得像父亲一样聪明吗?

还是会失去现有的这份手艺?

但我又害怕再次犯错,辜负父亲的期望,害怕自己的贪心会破坏这份来之不易的机缘。

直到一年后,我认识了第二个字,才彻底打消了这份不切实际的念头。

那个字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正道“的认知,让我明白有些东西需要顺其自然,而非刻意强求。

我学会的第二个字是“正“字,这个字对我的意义,远超“席“字。

它不仅是一个符号,更像一把尺子,丈量着我的言行,指引着我的方向。

那时我还不到四岁,却有幸当了一回记分员,命运的齿轮也在此刻悄然转动。

这个看似偶然的机会,让我对文字、对规则、对人心,都有了全新的认识。

那时候,土地还未下户,实行的是集体生产制度。

全队的人同吃同住同劳动,收成按工分分配,工分多寡直接关系到一家人的口粮,因此记工分的差事虽小,却关乎公平,容不得半点马虎。

一日,生产队安排大家将粪肥担到一里地外的庄稼地浇灌,按挑数记工分。

这是项苦差事,粪桶重逾百斤,路又崎岖,每走一步都要使出全身力气,因此每个人都格外在意自己的挑数,眼睛瞪得像铜铃,生怕少记一笔。

以往,这项记录工作都是由队上的五保老人张半仙负责。

他无儿无女,队里便安排他做些轻便活计,记工分、看晒场、守夜棚,既能挣工分,又能发挥他“识文断字“的特长。

张半仙平日里身着灰布长袍,腰间系着一根褪色的黄布条,看似寻常却自有气度——他走路不快,却步步稳健;

说话不多,却句句在理。

据说懂得一些道家的小法术,诸如看风水、测吉凶、掐算时辰等,在村里也算是个颇具神秘色彩的人物。

谁家盖房要请他看地基,娶媳妇要请他择吉日,就连丢了鸡也要找他算算在哪能找着。

他从不推辞,也不多要报酬,给碗热汤面、递袋旱烟就行。

他总是随身带着一个破旧的罗盘,黄铜的盘面已经氧化发黑,指针却依旧灵敏,那罗盘上的指针,时常会出现奇异的摆动——有时无故旋转,有时停滞不前,仿佛在感应着某种神秘的力量,让人捉摸不透。

有人说,那罗盘是他年轻时在一处古遗迹中所得,蕴含着古老的力量,曾见证过无数神秘的故事。

据说他年轻时在终南山采药,误入一个山洞,在石台上发现了这个罗盘,旁边还有一本残破的《青囊经》。

据说,那个古遗迹是古代道家高人修炼的地方,洞壁上刻满了符文,罗盘上还残留着当年高人的气息,能与天地间的神秘力量产生共鸣。

张半仙常说,罗盘指针的每一次颤动,都是天地在说话。

张半仙每次使用罗盘时,都会先焚香祷告,恭敬地念诵一段古老的咒语:“天地玄宗,万炁本根,广修亿劫,证吾神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