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连和他同席的资格都没有。
我们当官攒钱,不过是图一时风光,可陈师傅在全镇德高望重。
他那两个儿子,更是人中龙凤,令人望尘莫及。
大儿子饱读诗书,能将《四书五经》倒背如流,还写得一手好字。
每逢年节,镇上人家都以求得他的墨宝为荣;小儿子虽不善文墨,却精通医术。
常常背着药箱走街串巷,免费为贫苦百姓治病。”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羡慕与无奈,望着远处陈家所在的方向,眼神中满是敬仰。
陈家的威望,不仅源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在于他们对这片土地的无私奉献,是忧乐沟当之无愧的精神支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们四个说客,都曾在陈家学堂求学。
陈家的学堂,那才是真正的义务教育,不仅分文不收,遇上恶劣天气,还免费提供食宿。
陈家的好,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多少个美丽的少女都想嫁入陈家’,这话道出了无数女子的心声,包括年轻时的我。”
媒婆子说到此处,脸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红晕,像是陷入了久远而美好的回忆。
她的嘴角微微上扬,眼神中透着一丝羞涩与憧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情窦初开的年纪。
那时的陈家学堂,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许多人梦想的起点,承载着无数少女的美好憧憬和对未来的向往。
学堂里有个小小的藏书阁,阁中珍藏着陈家历代先祖的手稿和珍贵典籍。
少女们常常借口借书,只为偷偷看一眼在阁中整理书籍的陈家公子。
“那时,只要自认品貌尚可的女子,都盼着能成为陈家的一员,哪怕做妾做婢。
这并非为了攀附权贵,而是真心想以自身报答陈家的大恩大德!
你可知,陈家曾在饥荒之年,开仓放粮,救活了整个忧乐沟的百姓;瘟疫横行时,陈家子弟更是不顾危险,亲自熬制药汤,挨家挨户送去。”
媒婆子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虔诚,仿佛在诉说着一个神圣的誓言。
她的话语中透露出陈家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以及陈家对这片土地和人们的深远影响。
陈家的善举,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无数人的生活,赢得了众人发自内心的尊敬与爱戴。
“你可知,让我受益终身的《水月简》,稳婆子的《接引笺》,贞婆子的《枕席鉴》,还有最后落入邱癫子手中的《蜂花柬》。
这四套暗中影响了忧乐沟无数家庭的神秘秘卷,都源自陈家!
是陈家作为对学业优异者的隐秘奖赏送出的。”
媒婆子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道,仿佛生怕被旁人听见。
她警惕地环顾四周,确认无人后,才继续缓缓道来,声音中充满了神秘色彩。
四周的树木在风中摇曳,仿佛也在屏息聆听这个隐藏多年的秘密。
她轻轻解开腰间的红布包,露出一角泛黄的书页,上面隐约可见神秘的符文。
“啊,我想起来了。
陈家祖上,在杀人坳出过大事,摊上一位身具‘耻有圣骨’的主婆,却也出了才华横溢的陈实公子。
以陈家的技艺和才华,拥有这四部秘卷,倒也说得通。
可要是有人拿这些秘卷的本事去为非作歹,那岂不是能获取无尽财富?”
汪大爷神色紧张,脑海中闪过种种可怕的念头。
他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双手微微颤抖。
仿佛已经看到了秘卷落入坏人手中所带来的灾难。
那些秘卷中蕴含的神秘力量,若是被心怀不轨之人利用,必将给忧乐沟带来巨大的灾难,后果不堪设想。
他想起曾经听闻的传闻,有人为了争夺一本失传的医书,不惜灭门惨案。
若是这四大秘卷现世,不知又会掀起怎样的腥风血雨。
“若你心怀此等恶念,永远也无法得到陈家的真传。
陈家送出这些宝物,是为了维持世间秩序,平息乱象,绝非为了制造祸端。
况且,有陈家坐镇,忧乐沟再乱也有个限度。
几百年来,发生了太多事,都印证了那句‘有魄力有智慧,威力不可一世,世上只有陈!’,这话一点儿也不夸张。”
媒婆子目光犀利,直视汪大爷的眼睛,仿佛能看穿他的心思。
她的眼神中透着威严与坚定,让汪大爷不由自主地低下了头。
陈家的智慧和品德,如同高悬的明镜,时刻警示着人们要坚守正道,不可心生邪念。
传说陈家先祖曾用秘卷中的智慧,化解了两族多年的恩怨,让原本刀兵相向的族人重归于好。
“梅婆婆,您别生气,我就是随口一说,真的是无心之言。”
汪大爷连忙解释,心中暗自懊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