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开饭了。”连奶奶笑的合不拢嘴。
七夕今宵看碧宵,牵牛织女渡河桥。
七夕节这天,易念薇一行人回到了云梁,为了这天,连奶奶,其实是连子城准备了许久,自己准备聘书、礼物等。
由于人多东西也多,还有两个老人,加上路途有点远,他们开了两辆房车,一辆是上官铼的。
“我家快到了,准备好入戏了吗?”易念薇看到等在门口的爸爸妈妈们,心里不由的紧张了起来。
连子城其实也差不多,他已经来过很多次了,按道理应该熟悉了,这次居然比第一次上门还紧张,他平复了一下呼吸。
易念薇牵住他的手,像平时那样开玩笑:“男人天生就是演员,像前几次那样,正常发挥就行。”
“我,我知道,我头发乱不乱?”
“不乱,非常有型,没事的,家里的正式订婚是后天,我们明天要先去银杏大殿。”
连子城这才松了口气。
卓姿约好奇的很,她不住地四处看着,还悄悄观察车上的其他人。
习圩连子亦于羽向三人看不出什么表情,只是默默地看着窗户外,倒是一向稳如泰山的连子城,少见地有些紧张。
突然坐在易念薇旁边的连少锦和蓝宇盎手也紧紧地拉了拉易念薇玫红色防晒衣角,感受到他们动作的易念薇微笑着看了看他们,安慰似地给了他们一个酸奶棒和红薯干,易念薇喜欢吃红薯干,她根据妈妈的指示做了很多带着。
“爸妈,我们回来了。”一下车,易家人热情地迎了上来,寒暄了一会,安顿了一行人,准备了一大桌好吃的,热闹的很。
第二天大清早,易妈妈就催促易念薇开始收拾,梳妆打扮。
“天,二姐好漂亮!”易念月看着镜子里穿着一身白叶村特有汉装的易念薇惊呼。
易念薇自己都有些看呆了,梳了百合发髻,系砖红色绿边发带,简单点缀了些翠色红色地发夹,加上连子城亲手做的的龙凤点翠发钗。
白叶村的人本喜绿,不同于绿银色族服,大概是婚服的缘故,上身是改良的琵芭襟盘扣胭脂红襦衣,搭配千岁绿半臂衫,都绣了红头金色凤凰,右袖袖口绣了百合、合欢牡丹等花,还衣摆绣一串栩栩如生的大红带各色葡萄,最特别的是,将胭脂红色和千岁绿的纽扣扣起,便形成两个一红一紫的小小的中国结,寓意永结同心。
下身是同色的葡萄叶边百迭裙,裙子上同样绣了凤凰,不过是金红色的,上面零星点缀了几片绿色银杏叶,腰间系了一根类似葡萄藤的腰带,腰带上挂有两个紫红葡萄状的小铃铛,同款的复古绣花单鞋。
“小薇果然是天生的衣架子,穿上这身织女装确实比我当年好看。”姐姐易念露走进当年三人所在的闺房,称赞道。
“我是靠衣服,大姐你可是天生丽质。”不是易念薇谦虚,三姐妹中五官的确是大姐最精致大气,念月念薇次之,念月较可爱,易念薇较温婉在三人中最高,穿衣服最好看。
“不说这个,先认真看看你自己。”要是平常易念露肯定会自恋一番,但今天是二妹的重要日子,她才是今天的主角。
易念薇抬头仔细一看,果然,今天美的自己都不敢相信,镜中人面若桃花,眼波流转,并着眉间点的朱砂痣,竟添了一丝平常不曾有的妩媚。
“小薇准备好了吗,银杏大殿那边仪式快开始了。”易妈妈走进来提醒道。
“准备好了,我们走吧。”三姊妹一起回道。
“你们几个啊,怎么把最重要的东西忘了。”见易念薇三人还一脸茫然的样子,易妈妈有些无奈:“银杏袋。”
说着从易念薇她们柜子里拿出易念薇常带的银杏袋。
“小薇,里面我放好了针线工具,材料有多的,够做你和阿城香囊。”
“谢谢妈妈。”
易妈妈摸摸易念薇腰间的银杏袋,感叹道:“好快啊,给你系上“小薇”袋子的时候,你那时候虚岁十八,刚成年,今天之后,妈妈帮你做这个袋子要收起来了。”
“不会的,我喜欢老妈你给我绣这个,以后也会时常带的。”
“瞎说,新的银杏袋代表新的生活,人总得开始新生活,要多带新的。”
易念薇声音有些哽咽:“旧的也得带,想爸妈你们的时候,回家的时候在带。”
“好了,走吧,别让小城他们久等。”
母女四人出来,还未等她们开口,众人听到易念薇腰间葡萄铃铛发出悦耳声响时,早就都看了过来,见这样的易念薇,大家仿佛都忘了呼吸,安静的没有一点声音。
易念露见连子城有些呆了,打趣他:“好看吗,二妹夫?”
连子城易念薇同时红了脸,眼神触碰到时,更加不好意思,两张脸红地仿佛可以滴出水了。
易念薇嗔怪一声:“大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