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看书阁>错版马甲袋论斤称 > 第15章 催婚警报(第2页)

第15章 催婚警报(第2页)

“什么意思,城哥你有喜欢的人了?不会是我吧,虽然我长相脱俗能力出众,你也一表人才,但我已经有我家何誓了,请你自重。”秦青说到何誓时,满脸小女儿态。

“不好意思,你多虑了。”

秦青:“喔,我城哥居然红着脸说喜欢,是那家好心姑娘收服了你这妖精,为人间除害。”

“说着玩的,你还当真了啊。”连子城桃花眼一勾,满眼魅惑,颠倒众生。

秦青总是抵抗不了他颜值暴击,其实换作任何一个女孩都抵抗不了,毕竟美的事物谁都爱欣赏,深知连子城性格的秦青赶紧投降,说着,看向不远处的公司总经理办公室。

“就希望潇潇撑住。”

“是啊。”连子城也跟着她看了过去,突然他电话响了。

东方潇潇:“城哥,连奶奶好像去你家了,说是要看念薇,她不会为难念薇吧?”

“什么,去我家了,不好意思青姐我有事要回去一趟,钱我付了,要请你在邀别人一起用餐了。”

“没事,你快回家吧。

而连家这边,易念薇依旧带着甜美笑容,淡定地任对面的老人探究地看着自己,她收到了东方潇潇的消息。

“奶奶您尝尝,这是红茶,搭配我们亲手做的酸枣糕,酸酸甜甜的。”

连奶奶看着这个落落大方的姑娘,很是欣赏,从她泡茶手法搭配茶点倒茶礼仪来看,她也喜欢茶。

连奶奶忍不住问道:“看来小易你也懂茶。”

“其实,我只懂一点点,以前虽然也跟着我爸爸他们喝,但都是直接泡着喝,家乡人也大多喜欢喝绿茶,是城哥懂,他特别喜欢喝茶,还专门在家里弄了一个茶室,周末休息的时候会带着我们围炉煮茶、点茶,非常神奇,而且也能静心平气,慢慢的我也喜欢喝茶、品茶了。”

连奶奶笑着,显然很喜欢听她孙子们的事。

易念薇于是继续道:“煮茶的时候,他给我们推荐适合的茶类,我脾胃虚弱、手脚易冰凉、疲劳乏力,他推荐我多喝红茶、黑茶和黄茶等,适量饮绿茶,大铼他们就适合喝绿茶,白茶,降火。”

连奶奶点点头,这些都是茶道的基本知识,不过对于这些初学者来说,可以了,而且像小薇她们这种年轻人多了解一些我们的茶,了解茶文化,我们的文化才能继续弘扬下去,守住我们的瑰宝!

连奶奶和蔼的问:“还有呢?”

“红茶口味香甜浓郁醇厚,适合搭配酸的茶点,这样滋味层次更丰富有趣,缓和了浓香带来的腻感。绿茶白茶黄茶相似,香气清新自然,滋味清爽,易点苦涩,搭配微甜的茶点,清香的绿豆饼、荷花酥和鲜花饼,与绿茶常见的自然清新豆香相呼应,滋味清香融合一体,清新温柔。”

“不错,喝茶有好处,但我们得弄清各种茶的功能,看看我们适合喝什么茶,茶作为世界上三大饮料之一,历史悠久,尤其在我们中国最为受欢迎,也发展出来茶文化,也可以叫茶道,茶制作茶艺茶具茶点茶艺茶礼,就连茶室装饰都是学问,我自己就画了一幅画。”

易念薇崇拜道:“经常城哥他们说,奶奶深谙茶道,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今天见了,更加佩服您了,要是我能捡到你一丢丢的技艺,这辈子吃穿不愁了。”

谁都爱听夸赞,尤其是实事求是的夸奖,连奶奶笑容满面,连奶奶拉过易念薇的手,慈爱地拍了拍。

“小薇你要是喜欢,我可以教你。”

“那我得抓住机会多跟奶奶学点技艺,谢谢奶奶啦。”

“要是我孙子们有你一半爱学就好了,他们书法下棋都是半吊子。”

“棋艺我不知道,但我觉得城哥的字很好看,草书飘逸,楷书健利秀美、优雅秀逸。”

“小城勉强还可以,小亦完全没有艺术细胞,跟他老子一个样,木头。”

“奶奶你不知道,亦哥也很厉害的,他是科学家物理学家还是化学家,他们的研究,可以用来保家卫国的,有了他们的努力,我们国家才不像百年前那样被欺负,才能挺直腰板,扞卫我们国家权利,奶奶你应该知道最近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战争。”

连奶奶:“可怜的巴勒斯坦老百姓,被战争残害,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看着绝望的他们,尤其可怜的娃娃们,想起百年前的我们!”

连奶奶又落下泪,易念薇赶紧给她擦擦,她哭着跟易念薇问:“小薇你知道云南松山战役吗?”

“知道,“松山战役”从6月4日开始一直打到9月7日结束,远征军发起了10次大规模进攻,小型战斗更是达到了数百次。战斗之惨烈,牺牲之悲壮,令人动容!”

连奶奶哽咽着继续问:“那知知道那7000多名娃娃兵吗?”

易念薇眼前一模糊,也落下泪来,艰难道:“知道,在那场战役中,有一份巨大的伤亡者名单中,“娃娃兵”们占据了七分之一,他们都隶属中国远征军第71军!”

易念薇慢慢叙述着自己知道的:

“1941年12月,面对6万日军对缅甸英军的进攻,英国求助中国希望中方组建远征军协防缅甸。仰光危急,中国远征军10万余人奉命入缅援英作战。历经2个月的血战,英军节节败退。他们不顾友军安危,废除了原先的作战计划,决意退守印度,放弃整个缅甸,并要求中国远征军接收防线,掩护其主力撤退。我国的远征军孤军奋战,缺乏物资给养,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最终惨败而回。11万大军仅有4万余人长途跋涉回到祖国,7万英魂永远地留在了异国他乡。”

“远征军曾发起多次猛攻,都因伤亡惨重而败退。连连获胜,助长了日军嚣张的气焰,日军13联队长松井秀治狂妄地宣称:中国人想攻下松山,就拿10万人命来填。”

“数年的血战,不仅日本的战争潜力消耗甚大,兵员无法得到补充,远征军也同样如此。到了不是敌死,就是我亡的严峻地步,远征军在征兵时,不得不放宽了条件,总计招收了7000多名“娃娃兵”。”

连奶奶悲痛道:“要知道战场上,第一批上的是现役军,第五阶段上的才是妇女和娃娃啊!那个时候我们已经没有人了!”

“1944年,71军军长钟彬下令:放开年龄,娃娃也可招!”

当时一名美国记者震惊地问:“孩子们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为何把他们早早送上战场?”

钟军官沉默良久,悲痛地回答道:“如果国家都没了,哪还有什么未来?仗打到这个程度,民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我们别无选择!”

连奶奶继续道:“那群娃娃兵,原本作为烈士家属跟随部队四处漂泊,一开始娃娃们只负责后勤工作,传递命令、煮饭、洗衣、打扫卫生等,后来听说招兵,他们毅然而然决定上了战场,因为他们知道我们国家需要物资抗日,刚好欧美国家为了使日军主力深陷中国战场的泥潭,无法全力开拓东南亚和太平洋战场,经滇缅公路运输大量援助物资到中国。因此,滇缅公路的重要性,不仅关系到抗日战争的成败,也影响到二战的进程。”

“1944年,当远征军发动松山战役,那些稚气未脱的“娃娃兵”们为了国家和民族,却毅然走上战场。

“开战前,美国记者罗斯采访了一群中国娃娃兵:“战争结束后,你们想干什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