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夫”的手下对繁重的重建工作颇有怨言,更渴望出去“找点外快”,而技术派则坚持优先恢复基础设施。
郑代表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进行调解和弹压。
一天夜里,负责巡逻的战士在基地外围发现了一具被遗弃的、几乎被冻僵的尸体。
死者不属于基地,穿着破烂,身上没有任何标识,但手中紧紧攥着一块奇怪的水晶碎片——那碎片的光泽,与“冰墓”使用的技术风格有些相似。
他是谁?从哪里来?为什么死在这里?手中的碎片又意味着什么?
仿佛是一个不祥的预兆,预示着表面的平静之下,暗影正在加速攒动。
“摇篮”的脆弱和平,如同冰原上的薄冰,随时可能破碎。
那具神秘尸体和他手中的水晶碎片,像一块投入死水的石头,在“摇篮”基地内激起了新的涟漪。
尸体被小心地运回基地,由小刘和几名懂些医学的人进行检验。
死者身上没有明显外伤,死因似乎是极度寒冷和体力耗尽。
他的衣物普通,但贴身藏着一份精心保管的、用防水油布包裹的日记本和几张模糊的照片。
日记本上的字迹潦草而绝望,记录着他来自一个遥远的中小型地下避难所。
那个避难所不久前被一伙“穿白甲的人”(疑似“冰墓”)袭击并占领,大多数人被俘虏,只有少数人像他一样逃了出来。
他一路向东逃亡,听说这边有一个“发着光、能挡住怪物”的地方(指“秩序之歌”后的“摇篮”),想来寻求庇护,最终却力竭倒在了门口。
日记的最后几页,充满了对“白甲人”暴行的控诉,以及一个反复出现的词——“掘挖者”。
他们似乎强迫俘虏在避难所深处挖掘什么东西。
而那张水晶碎片,经过小刘的检测,发现它是一种极其高效的能量存储和转换介质,其技术水平远超当前“摇篮”乃至“清道夫”的普遍科技,更接近“先民”遗风。
碎片内部似乎还残留着一段极其微弱的、混乱的能量信号,无法破译,却让人莫名感到不安。
死者的遭遇和这片水晶,指向了一个令人担忧的事实:
“冰墓”并非单纯的遗迹守护者或神秘主义者,他们也在行动,抓捕劳力,挖掘着某些东西,其目的不明,但绝非善意。
“屠夫”得知后,暴跳如雷:“妈的!老子就知道那帮白棺材没安好心!肯定在挖什么大杀器!我们不能干等着!”
郑代表压制住他:“我们现在没有力量去管别人的事。加强戒备,同时……也许我们可以从这片水晶上找到点线索。”
他们决定冒险尝试激活水晶碎片。
在一个经过严密屏蔽的小型实验室里,小刘利用修复的简陋设备,小心翼翼地向水晶注入微弱的启动能量。
水晶碎片骤然亮起,投射出一片模糊的全息影像!
影像闪烁不定,显示出一段第一视角的记录:
视角的主人似乎穿着“冰墓”的白甲,正在一个深邃的地下矿坑中监督劳作。
大量的俘虏在艰难地挖掘着岩壁。
突然,岩壁坍塌了一部分,露出了后面隐藏的一个——巨大的、非金非石的、表面布满无法理解符号的黑色方尖碑!
方尖碑散发出令人极度不适的能量场,周围的“冰墓”人员显得既兴奋又恐惧。视角主人靠近方尖碑,伸出手触摸……
就在这时,记录戛然而止,水晶碎片也耗尽了最后能量,彻底黯淡碎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