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看书阁>七零:入赘女厂长 > 第250章 碎片深潜,低语回响(第1页)

第250章 碎片深潜,低语回响(第1页)

“微光议庭”的成立像一道微弱却真实的暖流,注入了“摇篮”基地冰冷的血管。

新加入的成员带来了稀缺的人力,也带来了迥异的技能和视角。

废墟清理的速度明显加快,防御工事得到了加固,甚至开辟出了一小片尝试无土栽培的区域,尽管收成遥不可及,但那抹绿色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希望符号。

然而,管理层核心的忧虑并未减轻。

那枚耗尽能量的水晶碎片和钱教授破碎的警告,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小刘带着几个新加入的、对先民技术有粗浅了解的技术员,日夜不休地分析那段短暂的全息记录。

他们放大每一个像素,分析能量残留的每一个微妙波动,试图从“虚无之碑”那惊鸿一瞥的形象中榨取更多信息。

“能量签名非常……古怪,”一个曾经是地质学家、如今是幸存者的中年人皱着眉头,“它不像是释放能量,更像是在……吞噬。吞噬光,吞噬热,甚至吞噬空间本身的那种‘背景噪音’。我们的传感器几乎无法有效捕捉它,因为它拒绝与常规能量发生交互。”

另一个前数据工程师尝试用修复的古老服务器运行模拟程序:

“碑文上的符号,没有任何已知文明的对应记录。但其结构模式……表现出一种非欧几里得几何的复杂性,看久了甚至会引发认知不适和眩晕。”她揉着太阳穴,“这不像是一种语言,更像是一种……‘存在性锚点’,或者说,一种对现实规则的强行定义。”

郑代表沉默地听着这些晦涩的分析,目光始终没有离开全息影像中那块沉默的黑色方尖碑。

即使是通过模糊的影像,它散发出的那种绝对的“异己”感和冰冷,依然让人脊背发凉。

“能确定它的位置吗?或者‘冰墓’挖掘的大致区域?”他问道。

小刘摇了摇头:

“记录视角太局部,没有显著的地标。只能根据死者日记里提到的逃亡方向和距离粗略估算,‘冰墓’的活动区域可能在我们西北方向,大约两百到三百公里的广袤冻原和山脉交界地带。但这范围太大了,无异于大海捞针。”

就在研究陷入僵局时,一个意想不到的突破口出现了。

新联盟中一个来自小型宗教团体(他们崇拜某种“大地深处的守护灵”)的老者,在看到方尖碑的符号拓印后,表现出了极大的恐惧。

“这是……‘寂灭之楔’的标记!”他声音颤抖,“在我们的古老圣言里提到过,在世界之初,有外来的‘虚无之楔’钉入了现实的结构,它所处之地,万物都会逐渐失去‘形’与‘质’,归于彻底的静寂。它是秩序的绝对反面,是创世之后残留的……‘伤口’。”

虽然老者的说法充满了宗教隐喻,但其核心——“虚无”、“秩序的绝对反面”、“吞噬存在”——却与技术分析的结果惊人地吻合。

这暗示了关于“虚无之碑”的知识可能以某种形式,碎片化地流传于不同的幸存者文化中。

与此同时,在医疗室的密切监护下,钱教授的状况出现了细微的好转。

他不再持续昏迷,虽然依旧虚弱,但偶尔能有短暂的清醒时刻。

在一次郑代表和小刘都在场的清醒中,他们尝试再次询问。

“……碑……”钱教授的眼神依旧浑浊,但多了一丝急切,“……不止一座……”

这句话让所有人心头一沉。

“……‘冰墓’……他们误解了……或者说,他们自愿被误导……”钱教授断断续续地说,“……他们认为那是‘升华’之路……是通往‘纯净’的阶梯……愚蠢……那只是……湮灭的入口……”

“谁能误导他们?我们该如何阻止?”郑代表急切地追问。

钱教授艰难地喘息着,目光投向天花板,仿佛在凝视无尽虚空中的某个点。“……‘回响’……要找……‘回响’……知识……藏在……低语之中……”说完,他又耗尽了力气,陷入沉睡。

“回响”?“低语”?

小刘若有所思:“教授的意思,是不是指那些散落在各地的、关于‘虚无之碑’的碎片化信息?就像那位老者提到的传说?或许……或许我们需要更系统地收集这些古老的神话、传说甚至是禁忌知识?它们可能隐藏着真实的线索?”

郑代表点了点头。

这无疑是大海捞针,但似乎是目前唯一的方向。

“通知联盟所有成员,以物资奖励征集任何关于黑色方尖碑、‘寂灭之楔’、‘虚无之碑’或类似概念的古旧传说、文献、甚至是口述历史。注意方式,不要引起恐慌。”

命令下达,“微光议庭”这台刚刚开始磨合的机器,为了一个共同而未知的目标,开始缓慢地转动起来。

希望如同在深海中寻找特定的水滴,渺茫却必须尝试。

而在无尽的黑暗深处,那冰冷的方尖碑仿佛正发出无声的低语,等待着被倾听,或被唤醒。

征集古老知识的指令通过新建的、尚且脆弱的通讯网络,散发至“微光议庭”的每一个角落。回应需要时间,而时间,在这个末世中永远是稀缺品。

重建工作仍在继续,但“摇篮”基地及其新盟友的活力,似乎吸引了一些不速之客的注意。

之前发现的神秘勘察队伍的活动频率明显增加了。

小刘升级了远程监控系统,捕捉到更多细节:

这些小队通常由三到五人组成,穿着适应雪地环境的伪装服,装备精良且训练有素,行动模式极富纪律性,远非普通掠夺者可比。

他们从不靠近基地防御武器的极限射程,只是在远处徘徊,用高精度设备进行观测和记录。

更令人不安的是,“屠夫”手下一支外出执行清扫任务的巡逻队,在基地西北方向约五十公里处,与一股武装分子发生了短暂而激烈的交火。

对方战斗力强悍,战术风格狠辣刁钻,一击即走,毫不恋战。

巡逻队付出了两人轻伤的代价,勉强击退了对方,并缴获了一具敌人的尸体和部分装备。

尸体被运回基地,经过检查,所有人的心都沉了下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