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母体”“礼物”的争论,在“摇篮”基地内部持续了整整一天一夜。
以“屠夫”为首的强硬派坚决反对接受,认为这是饮鸩止渴,主张依靠自身力量缓慢恢复,甚至考虑放弃“摇篮”,另寻他处。
而以小刘和部分技术人员为首的一方,则认为风险与机遇并存,这份情报可能是打破困境、快速获得关键技术的关键。
钱教授的态度暧昧不明,他大部分时间沉默不语,偶尔会盯着那份数据坐标,额头的印记微微闪烁,似乎在进行着某种艰难的感知和推演。
郑代表作为最终的决策者,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他深知基地的状况:
防御脆弱,人心浮动,资源匮乏。
缓慢发展固然稳妥,但外部威胁不会给他们太多时间。
“母体”的“关注”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不知何时会落下。他们需要力量,需要筹码。
最终,他做出了一个冒险的决定:
组织一支绝对精锐的小型侦察队,由他亲自带领,前往“母体”提供的坐标进行核实。
不直接进行抢夺,而是先确认情报真伪,评估风险,再决定下一步行动。
同时,基地内部由“屠夫”暂时负责,加紧修复防御,并保持最高警戒。
“屠夫”对此强烈反对,但郑代表心意已决。
他挑选了包括两名“北地联合”老兵和一名身手最好的原“铁砧”战士在内的四人小队,配备了最好的伪装和侦察装备,没有携带重武器,轻装简从。
临行前,钱教授将一块散发着微温的水晶碎片交给郑代表:
“带着它……如果附近有‘先民’造物……或者……特殊的能量场……它会……有反应……小心……冰墓……不止一层……”
小队趁着夜色和风雪的掩护,乘坐经过伪装的雪地摩托,悄然离开了“摇篮”,向着“母体”提供的坐标疾驰而去。
路途遥远且充满未知。
他们避开已知的危险区域,依靠小刘的远程指引和钱教授给的水晶碎片,谨慎前行。
沿途,他们确实发现了一些“清道夫”收缩后留下的废弃哨所,以及一些变异生物的新鲜活动痕迹,但并未遭遇重大危险。
经过一天一夜的跋涉,他们抵达了目标区域附近。
那是一片被巨大冰川覆盖的山脉,入口极其隐蔽,是一个被冰瀑掩盖的裂缝。
水晶碎片在这里发出了明显的温热和微光。
“就是这里了。”郑代表示意队员分散隐蔽,进行远程侦察。
他们利用无人机和高倍望远镜仔细观察。裂缝内部确实有人工开凿的痕迹,并且设置了隐蔽的传感器和自动防御武器。
守卫的穿着正是“冰墓”的白甲风格,但巡逻路线和换班时间,竟然与“母体”提供的情报高度吻合!
情报似乎是真的!
但郑代表心中不安的感觉却越来越强。
太顺利了。
“母体”为什么会如此了解“冰墓”一个重要仓库的细节?这背后是否隐藏着更深的阴谋?
他决定冒险抵近侦察。
留下队员在外接应,他凭借高超的潜行技巧,如同幽灵般悄无声息地摸到了裂缝入口附近,避开传感器,潜入其中。
裂缝内部别有洞天,温度明显升高,空气中有淡淡的臭氧味。
通道蜿蜒向下,墙壁上镶嵌着发出柔和白光的奇特苔藓。
走了约百米,前方出现一个巨大的地下空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