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其存在和目的,依旧是巨大的未知数。
几天后,一个意外的访客再次到来。
依旧是“守护者凯”和他的白甲小队,但这一次,他们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少了之前的警告和冷漠,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敬意?或者说,困惑。
“……你们完成了一次……不可能的‘调和’。”凯看着残破的基地和疲惫的人们,声音依旧冰冷,但用词发生了变化,“‘母亲’(指遗迹)的回应……出乎我们的预料。你们的路……或许……并非完全错误。”
他没有提供实质性的帮助,但留下了一句意义深远的话:“当真正的‘黑夜’降临时,或许……不同的火把,能照亮彼此的道路。”
这几乎是一种默认的、极其有限的认可和未来可能合作的暗示。
“屠夫”对此嗤之以鼻:“哼,漂亮话谁都会说。”但他也没再喊打喊杀。
郑代表明白,他们赢得了一点点话语权,但依旧脆弱不堪。
夜晚,郑代表站在破损的瞭望台上,望着远处依旧黑暗的冰原,但心中却不再像以往那样充满绝望。
基地内,人们点起了篝火,依靠着彼此的温度和残存的物资,分享着食物,低声交流着,甚至偶尔传来一丝微弱却真实的笑声。
小刘走了过来,脸上带着疲惫,也带着一丝兴奋:
“代表,我分析了‘秩序之歌’的数据残留,还有当时各方的能量反应……我们发现,‘母体’的‘格式化’攻击并非无敌,它似乎无法有效‘理解’和‘分解’那种基于生命共鸣和和谐理念的能量结构!这可能是它的一个弱点!”
“而且,”他继续道,“当时回应我们的,除了‘冰川之心’,可能还有别的……东西。信号很弱,但确实存在。这个世界……可能还藏着我们不知道的、秉持类似理念的遗民或者存在。”
希望不再渺茫,它有了现实的依据和方向。
钱教授在昏迷了三天后,终于苏醒了一次。
他极其虚弱,眼神浑浊,失去了所有那种“先知”的光彩,他只是艰难地抓住郑代表的手,断断续续地说:“……歌……不能停……种子……播下了……要……守护……”
说完,他又陷入了昏睡。
郑代表紧紧握住他的手,重重地点了点头。
是的,歌不能停。
无论付出多少代价,他们找到了一条路,就必须走下去。
前方的道路依旧漫长而黑暗,充满了未知的危险。
“母体”的阴影、“冰墓”的谜团、资源的匮乏、内部的纷争可能重燃……这一切都并未消失。
但他们不再是黑暗中盲目挣扎的逃亡者。
他们是“摇篮”的幸存者,是“秩序之歌”的颂唱者,是废土之上,第一簇试图用自己的方式定义未来的、微弱的星火。
这簇星火能否燎原,尚未可知。
但至少,他们拥有了点燃它的勇气,并且,看到了彼此眼中,那同样微弱却坚定的光芒。
废土的新纪元,或许就将从这片狼藉的“摇篮”和那首未尽的悲歌中,悄然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