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要对抗极寒和恶劣天气,还要时刻警惕“清道夫”的巡逻队和冰原上变异生物的威胁。
依靠“岩皮”对地形的熟悉和“幽影”出色的侦察与反侦察能力,他们数次有惊无险地避开了遭遇战。
越是深入西北方向,环境变得越发诡异。
动物踪迹逐渐稀少,甚至连风都似乎变得迟疑而粘稠。
传感器上的读数开始出现异常,背景辐射有微弱的、无法解释的波动,某些区域的电磁信号传递变得极其困难,仿佛真的在被什么无形的东西“吞噬”。
第三天,他们在一条巨大的冰裂谷边缘,发现了非自然的痕迹——几处被精心掩盖的营地废墟,残留的包装食品标识显示它们来自不同的地区,时间跨度可能很大。
更重要的是,“幽影”在岩壁上发现了一道几乎被冰霜覆盖的刻痕:
一个简单的、向下指的箭头,旁边还有一个模糊的、像是冰晶裂痕的符号。
“是‘冰墓’的标记,”山猫压低声音,“他们在引导自己人。看来我们方向没错。”
跟随这些断续而隐秘的标记,他们又艰难前行了两天。
空气中的压抑感越来越强,一种莫名的心理负担压在每个人心头,让人感到莫名的孤寂和焦虑,连最沉稳的“山猫”都时不时会下意识地回头确认队友是否还在。
第五日黄昏,在前方侦察的“幽影”如同鬼魅般滑回临时营地,面具下的眼睛闪烁着紧张与兴奋交织的光芒。
“找到了。”他的声音因激动和寒冷而微微发颤,“一个巨大的峡谷……里面……有光,还有很多活动迹象。入口处有极强的能量屏蔽和物理岗哨,几乎不可能潜入。”
小队悄无声息地潜行至峡谷边缘的一处绝壁,借助岩石掩护向下望去。
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呼吸为之一窒。
峡谷深处,并非想象中的古老遗迹或挖掘坑,而是一个庞大、极具未来感的复合体!
银白色的、流线型的建筑如同某种巨大的、半埋地下的生物甲壳,与周围嶙峋的冰岩形成了诡异而突兀的对比。
建筑表面覆盖着一层不断流动的、薄膜般的能量护盾,散发出冰冷的微光。
这就是“冰墓”的一个主要据点,其科技水平远超外界想象。
而在建筑群环绕的中心地带,是一个巨大的、仿佛直通地心的坑洞。
坑洞边缘架设着庞大的钻探和提升设备,发出低沉而持续的嗡鸣。
一队队穿着白色护甲、动作僵硬如同提线木偶的“冰墓”士兵在巡逻,更多的是那些衣衫褴褛、戴着沉重镣铐的俘虏,在冰冷的鞭挞和呵斥下,如同工蚁般机械地劳作,将挖掘出的岩土运出,或将某种大型设备部件运入。
但最引人注目的,是坑洞正上方悬浮着的一个东西。
那并非“虚无之碑”本身,而是一个由复杂能量导管和闪烁着不祥紫光的晶体构成的庞大环状结构。
它如同一个邪恶的王冠,悬浮于坑洞之上,不断向下投射出扭曲的光束。
光束没入深不见底的黑暗中,仿佛正在进行某种持续的“激活”或“抽取”过程。
即使相隔甚远,小刘的便携传感器也发出了尖锐的警报——那种吞噬性的能量签名在这里强烈了数十倍,源头就在那深坑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