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了,我也没带那玩意儿!”李飞赶忙摆了摆手。
所谓鞋样儿,就是按照人脚大小,用纸剪出来的鞋底,家里头做布鞋,得拿鞋样比着裁剪布头。
“没事儿,我家里头有,你比着找一双差不多大小的,我这些日子都在家带孩子,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帮你做双布鞋,算是我一份儿心意!”
余霜说着,小心翼翼地抱起孩子进了屋,不多时便拿来一本样簿,从里头翻出来许多剪好的鞋样,递给李飞。
“你把鞋脱了比对一下!”
李飞眼见推辞不过去,只能脱了鞋挑出来一双差不多大的鞋样。
余霜将鞋样收起来,放在一边,这才坐下继续闲聊起来。
或许也是因为平日里余霜找不到人聊天,又或者,李飞跟她同样都是知青。
余霜在李飞面前,显得格外健谈。
基本上将村里头的情况都跟李飞讲了一遍。
她到底来村里有几年了,对村里的情况比较了解。
药铺反正没啥事儿,李飞倒也乐得有个人闲聊。
临近中午,余霜这才起身,准备回去做饭。
李飞这边也打算先回家弄些吃的。
刚回到家,李飞便听见屋里传来争吵声。
“咋的?昨儿村里头没给你家分肉啊,你还嫌不够,还跑家里来要?”
“爹,这话你可就说过了,咱都是一家人,你屋里有这么多肉,给自家大儿子一点儿算啥?”
张春芳叉着腰,眼睛却直勾勾地盯着房梁上熏着的腊肉,看着这么多肉,张春芳眼里都在放光。
这年头,谁家有这么多肉吃?
她看着自然眼馋,更何况,弄这么多肉,放家里那不糟践的了嘛?
这些肉拿去屯子上,能换不少粮票呢,人不能顿顿吃肉,但粮食却少不了。
把这些肉换成粮食,家里头一年都不愁吃喝。
“这野猪是小飞弄回来的,你家嘴馋,自个儿上山去,屋里头没本事,来我这儿闹腾,欺负我老了是吧?”
江大海眼下也没啥好脸色,前不久,这女人还咒他呢,他现在能忍着不给她赶出去,已经很给面子了。
“爹,你这话过了,什么你家我家,咱都是一家人,说到底,您老了还得靠我家那口子养老咧,难不成,你还真指望自家这个女婿?”
“别忘了,人家是知青,指不定哪天就返乡回去了,你还真以为人家城里人,看得上你家姑娘?”
张春芳虽说是来要吃的,但嘴上却依旧不留情。
她知道,眼下这老两口心里也没底呢。
知青那可不是什么安分人。
这些年留在村里的知青不少,但回去也多,谁知道李飞到底啥情况?
毕竟城里的生活不比农村,这有机会回去,谁会留在村里?
江大海闻言,心里也有些虚,正要分辨两句,却见李飞从门外进来。
张春芳见状,仿佛来了精神,正欲开口,李飞却抢先怒道。
“想要肉花钱买,没钱给我滚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