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如果臣是阿刺知院,得知粮草被夺后,第一想法,绝对不是撤退,臣肯定会想尽办法,将粮草给夺回来才行。”
“你的意思是,阿刺知院北返是假,他最终的目的还是长沙沟,准备夺回粮草。”
“陛下英明,臣认为他应当是准备将大军吸引到更北方,然后用骑兵的机动性,直接饶过我们,再次出现在麻峪口,然后既可以和也先南北配合,攻破麻峪口,还能直接抢回粮草。”
朱祁镇越听心里就越认可恭顺侯的想法。
换位思考,哪怕是他也不可能面对这么多粮草无动于衷。
这可不是简简单单能用金钱来形容,也许瓦刺少了这三十万旦粮草,说不准今年冬天,又有很多牧民回饿肚子。
更何况还有那么多其他的物资。
朱祁镇用欣赏的眼光看了一眼恭顺侯。
果然李白说的没错,天生我材必有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作用,作为上位者就是要知人善任。
恭顺候也许在军阵上较弱,但在这些情报分析上还是有自己的强项。
“来,看看舆图,如果你们是阿刺知院,你们认为他会在何处绕过追击大军南下?”
“陛下的意思是,大军继续追击,然后提前做好堵截的准备?”
“是的,准确说,朕准备放任阿刺知院南下和也先汇合。”
“陛下不可,两者汇合手中有六万兵力,凭借我们这点兵力是很难抵挡的。”泰宁候立刻道。
现在从战场形势看,明军暂居了绝对的优势。
可一旦也先和阿刺知院汇合,明军所有的优势都将丢失,同时还面临着约五万骑兵的威胁。
“朕何时说过会全部放过去,他既然想汇合,朕肯定会让他留下点什么。”
朱祁镇冷冷道。
这也是他突发奇想。
明军没有太多的骑兵追击,肯定是追击不上。
但一旦将瓦刺也变成步兵,接下来的战斗还不是他说了算。
“陛下,打算如何做?”
“如果朕下令英国公大张旗鼓的从北方压下来,你们说阿刺知院会如何?”
“陛下,如果是前后夹击的情况下,阿刺知院一定会向东,然后想办法翻越长城离开。”
“但,如东进的路线被堵了呢?”朱祁镇淡淡的道,同时将手指在了东进的缺口上。
“陛下,臣会转身和陛下拼命。”恭顺候站起来道。
“但如果这时候他发现,朕在南下给他留了一个口子,他会怎么办?”
“陛下,这是阳谋,阿刺知院一定会看穿。”泰宁候想了想道。
“当然,朕也不打算瞒过他,但一个是立刻死亡,一个是还能针扎一下后才死亡,如果换成是你们,你们会如何选择?”
“陛下,臣臣会选择南撤,和也先汇合后,况且阿刺知院一定会想,只要和也先汇合后,谁输谁赢还不一定。
不过陛下,如何留下阿刺知院的马呢,让他们变成纯步兵!”
“你说,这也先和阿刺知院如何联系的?”
“陛下,臣知道,他们通过哨兵翻山越岭联系。”泰宁候回答完就恍然大悟,“陛下,臣知道了,阿刺知院在明知道三面合围的情况下,一定会放弃马匹,翻山越岭和也先汇合。”
“不错,朕就是如此想的,现在来说说,如何能做到三面合围,绝对不能给阿刺知院任何可以逃离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