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老师堪称我学业上的贵人,送他离开后,父亲抚摸着我的头,久久未曾松开,口中喃喃:“草草之中藏大鱼啊!”
那一刻,父亲眼中的骄傲与欣慰,如同一束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我的内心,让我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与关爱,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努力前行的决心。
父亲的这一摸,仿佛是一种传承,一种期许。
他将家族的希望寄托在了我的身上,希望我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而我,也暗暗发誓,绝不辜负父亲的期望,要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父亲打我的次数,远超二十次。
而打大哥的次数,更是多得难以计数,绝对超过两百次。
大哥天性桀骜,行事冲动,常常惹是生非,父亲对他,从未有过满意之时。
父亲有句口头禅:“打不知羞,骂不知痛。”
他每次打我们,下手极重,非要打得我们心生羞耻,才肯罢休。
不达目的不罢休,这也是父亲在诸多领域能取得非凡成就的原因。
他就像被一股神秘的执念驱使,无论做什么,都要做到极致。
在石匠活上,他对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力求完美;在教导子女上,他也希望我们能成为有担当、知荣辱的人,传承家族的优良品德和精神,他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对我们深深的爱。
父亲打我们,是希望我们能记住教训,成为更好的人。
他的严厉,源于他对我们深深的爱。
他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立足。
虽然当时我们不理解他的做法,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逐渐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
我虽未继承父亲的强势性格,却也在做事时有着自己的坚持和原则。
即便中途遇到困难暂停,待缓过神来,也会继续坚定地前行,直至达成目标。
就如同在幽暗中摸索前行,无论遇到多少艰难险阻,都绝不放弃,始终朝着心中的方向前进。
这一次,尽管我还不到三岁,父亲却丝毫没有手下留情的意思。
他那高高举起的手,仿佛要遮天蔽日,将整个世界都笼罩在阴影之下。
我满心惶恐地望着那只手,感觉整个世界都在这只手的威势下颤抖。
父亲的手缓缓落下,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周围的一切都陷入了死寂。
风声、堰水流动声、虫鸣声,所有声音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整个世界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让人感受到一种窒息般的紧张。
突然,一声巨响打破了平静,然而这一巴掌,却并未落在我的脸上!
我先是一愣,随即痛快地欢呼起来。
刹那间,原本凝固的世界重新开始运转,山在颤抖,水在咆哮,仿佛沉睡的巨兽被唤醒。
原本沉闷压抑的氛围,如被一阵狂风席卷,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充满未知与惊喜的氛围,仿佛预示着新的故事即将开始。
后来我才知道,那声巨响是远处采石场传来的,仿佛是命运的安排,在那一刻打破了紧张的气氛,也改变了我的命运轨迹。
从那以后,我对龙王镇的神秘之处更加好奇,对父亲的话语和行为也有了更深的思考。
“开大山!”
这是打石匠的行话,也叫“抬大山”,意味着要从整块连山石上分离出一大块石头用作材料。
这一过程,在采石场堪称大事中的大事,前期打槽子、找眼子,需众多工匠耗费多日的心血,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成败在此一举,容不得半点差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龙王镇的古老传说中,每一次“开大山”都像是一场与山神的庄严对话,稍有不慎,便会触怒神灵,招来灾祸,因此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神圣的仪式感。
在“开大山”的前一天,工匠们会举行一场祭祀仪式。
他们会在采石场的入口处,摆放上新鲜的水果、美酒和香烛,向山神祈求保佑。
主祭人会穿着传统的祭祀服饰,口中念念有词,进行着古老的祭祀仪式。
整个仪式庄严肃穆,工匠们都怀着敬畏之心,希望能够得到山神的庇佑,让“开大山”的过程顺利进行。
首先,要沿着连山石的三面,用手锤和长砧精心打造出深槽。
工匠们身着传统的工作服,手持工具,神情专注而严肃,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
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执着,每一次敲击,都全神贯注,力求精准有力,确保槽子的深度和宽度一致。
石屑纷飞,在阳光下闪烁,宛如撒落的星辰,又似工匠们辛勤付出的汗水结晶。
工匠们的汗水滴落在石头上,瞬间蒸发,留下一道道汗渍,仿佛是他们与石头交流的印记,也见证着他们对这份技艺的执着与热爱。
在打造深槽的过程中,工匠们还会低声吟唱古老的歌谣,那歌谣仿佛具有某种神奇的力量,能让石头变得更加顺从,也能为他们带来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