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希婉、林诚意没个准备,被突然回来的顾正臣打了个措手不及。顾老夫人抓着严桑桑有些冰凉的手,对顾正臣问道:“不是来了书信,让我们收拾东西,跟在班师回朝的大军后面返京,怎么突然又回来了?你是北伐将官,不宜脱离军队。”顾正臣确实来过书信。因为班师回朝之后还有诸多事要忙碌,朱元璋虽然亲口答应了东征,可那也只是个口头上的事,没具体到旨意里,这事能不能在短时间内形成旨意,背后必然还有朝堂风波。虽说户部尚书杨靖出自格物学院,可他并不会听自己的话,也不会完全听老朱的话。格物学院之人,最大的特征就是有自己的判断,有主见,且能坚持主见。这些人,一旦认准了不合适东征,拿定了主意,很可能会先一步反对东征。有主见,这是成熟的表现,也是当官之人必备的素质。这也是为何顾正臣在朝堂多年,打败了一个个政敌,可依旧有一群政敌的缘故。官场之上,确实有不少官员会权衡利弊,观望局势,当某个人站出来讲话时,哪怕不认可其观点,他们也会出于趋利避害的需要,放弃自己的主张。可总有那么一些官员——不怂,不怕。当他们认为这样做是对的,并坚定了这种信念时,别说是顾正臣,就是朱元璋,该反驳的还是反驳,不惧丢官。不怂不怕的官员里面,很多都有着格物学院的背景。可以说,这些顾正臣一手培养出来的,也可能是自己的政敌……加上顾正臣是河北巡抚使,此番北伐的四国公之一,班师回朝,不能不跟着队伍走,只好放弃了回滕县的打算。可计划赶不上变化……顾正臣看着母亲、张希婉、林诚意等人,叹了口气:“这些先不要问了,还是先准备准备,迎接陛下与皇后吧。”“啊?”顾老夫人震惊。滕县轰动了,因为帝后来了。知县蹇义这一次也不敢怠慢,顾正臣是个光明磊落的,镇国公府也是出了名的好人,迎接他们寒酸点,恰逢夏收,他们能理解,可迎接老朱寒酸点,老朱能理解,能讲道理嘛……只是朱元璋、马皇后来得太过突然,来不及准备更多,蹇义带上县衙全体,城内急匆匆找来的耆老,抬也抬到了城门外,还有不少百姓听闻后,一个个走出县城……朱元璋、马皇后不仅来了,还带上了朱棡、朱棣、朱桢等六位皇子,朱雄英、朱高炽等人自然也在内,后面还跟着一群文武,徐达等人也在其中。如此大的规格,自然不是给蹇义的,面对蹇义等人的迎接,朱元璋只是勉励了几句,便让人回去,队伍直趋大颜村。大颜村的百姓全都出来了,老少妇孺青壮,在三里桥的位置候着。威武雄壮的骑兵军队停下,分列道路两侧。朱元璋、马皇后携手从车队中走出,翼善冠,黄袍的帝王,透着威严。龙凤珠翠冠,黄色大衫,红色霞帔的皇后,透着端庄。帝后亲临,人心炙热。这是朱元璋给顾正臣的荣光,许多勋贵梦寐以求却从未得到的荣光!当着众多乡亲的面,朱元璋言道:“镇国公为民为国,屡立战功,在这背后,有百姓托举、乡邻支持之力。镇国公的荣耀里,也有你们的一份。在这大颜村,当立下碑石,勒功于上。”“自此之后,无论谁上任山东,上至三司官员,下至知县、主簿,都当先到这大颜村,观瞻勒功石,当知镇国公便是从这大颜村走出去,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大明的镇国公!”“了其功劳丰碑,记其为官初心。上不负天子重托,下不负黎民仰望!”徐达暗暗感叹。自己打了一辈子仗,老朱路过凤阳几次,也没摆出这么大的阵仗去过钟离县老家啊……不过这份殊荣给了顾正臣,确实令人心服口服。这个家伙改变了大明,太多太多,别说立个丰碑,就是单独给他弄一座庙,那也没谁能说啥。马皇后看着大颜村的父老乡亲,上前道:“镇国公曾不止一次说过,顾家家贫时,仰仗乡亲接济,困难时,更是家家户户,拿出微薄积蓄想帮其渡过难关。”“这些事,现在看不起眼,可对于镇国公当年而言,是恩重如山。你们都是大明良善的百姓,为表彰你们的善良淳朴,以皇室的名义拨付一千两,在这里修一处牌坊,大颜村也建一座学堂吧。”一千两,这可是大手笔。要知道牌坊修起来,哪怕是壮观点,也不过八十来两银,如何都用不到这么多,至于学堂,设在大颜村算什么事,这里周围的村民并不算多,让更远处的孩子来读书,那一天光路上就要两三个时辰。再说了,地方上有社学……可这些话都不能说,皇帝皇后的话说出来,就要敲定在这里,谁都不准改。老人颜五景代替大颜村谢恩。朱元璋、马皇后走入顾家的茅草屋庭院,也很是感慨。起于布衣,何其不易。不过这小子总还是好运气,至少他爹娘不是饿死的,当年绝望的滋味——“你就是顾不寒?”朱元璋打量着。顾不寒赶忙上前行礼。朱元璋的目光落到顾不寒胸口的大明徽章上,感叹道:“顾家男儿,都是有担当的。此番镇国公功劳甚高,元廷也已被灭,朕高兴。说说,你可想入朝为官,朕可以破格任用你。”顾正臣走出,劝道:“陛下,家弟他——”朱元璋抬手打断顾正臣:“让他说。”顾不寒知道,自己若是开口,皇帝定会给自己个一官半职,倚靠着顾正臣,兴许过上几年,自己也能平步青云,登堂入室。可这美好终还是被按压在了内心深处。顾不寒行礼,言道:“陛下说了,草民也壮着胆子请求一个。”顾正臣、张希婉等人不安地看着顾不寒。顾不寒见朱元璋鼓励,便说道:“草民读过几年书,这几年也自学过格物学院的一些学问,方才听闻马皇后要给大颜村设学堂,草民想在学堂里当个教书先生,不知可否?”